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咸Jiǎn

《姓氏词典》 引 《中华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即‘減’姓。汉有酷吏咸宣。”郑樵注“減”云:“亦作‘咸’。或云:巫咸氏之后。望出汝南、鲁国。今东海有此姓。”
又,一音xián,亦为姓。


咸Xiá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围场,山东之平邑、昌乐、龙口,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鸟海,山西之太原、大同,湖北之老河口,江西之崇江,上海之松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鲜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引 《姓苑》云: “巫咸之后,世居东海临朐。”巫咸,商王太戊之臣。其后或以祖辈名字为氏。望出汝南。
❷《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注引《姓氏急就篇》云: “其先为晋公族大夫,骊姬之难,晋废公族,因谓其人为咸氏。”
一音jiǎn,亦为姓。
汉代有咸宣,酷吏; 唐开元间有咸冀,十八学士之一; 五代时有咸师朗; 明代有咸怀,隆庆进士; 清代有咸尔泽,博山县训导。

咸xián

都,皆。枚乘《七發》:“精神越渫,百病咸生。”班昭《鍼鏤賦》:“何斗筲之足算,咸勒石而升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说文》:“咸,皆也。”咸,副词。表示范围,相当于“都”、“全”。《尚书·尧典》:“允釐百工,庶绩咸熙。”1.通“諴” xian
[例一] 《通训定声》:“咸,假借为諴。”《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咸,读为諴。《说文》:‘諴,和也。’咸和即諴和。”諴和,和睦。咸通“諴”。
[例二] 《新唐书·杨弘礼传》:“(弘礼)雅与玄感不咸,表其必乱。”不咸,不和。咸通“諴”。
咸,匣母、侵部;諴,匣母、侵部。匣母双声,侵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函” han
〔例〕《周礼·秋官·伊耆氏》:“伊耆氏,掌国之大祭祀,共其杖咸。”注:“咸,读为函。”咸,犹箧。咸通“函”。
咸,匣母、侵部;函,匣母、谈部。匣母双声,侵、谈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3.通“減” jian
〔例一〕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则有晋郑咸黜不端。”疏:“诸本‘咸’或作‘減’。”杨伯峻注:“‘減黜’为同义词连用。王引之《述闻》谓‘減黜’为灭绝之意。”咸通“減”。
〔例二〕 《通训定声》:“咸,假借为減。《汉书·昭帝纪赞》:‘户口咸半。’”咸半,今本《汉书》作“減半”。咸通“減”。
咸,匣母、侵部;減,见母、侵部。匣、见旁纽双声,侵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4.通“感” gan
〔例一〕 《通训定声》:“咸,假借为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钟)小者不窕,大者不槬……窕则不咸,槬则不容。”注:“(不咸),不充满人心。”《释文》:“咸,本亦作感。”咸通“感”。
〔例二〕 《荀子·大略》:“《易》之《咸》,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咸,感化。咸通“感”。
咸,匣母、侵部;感,见母、侵部。匣、见旁纽双声,侵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5.通“緘” jian
〔例一〕 《通训定声》:“咸,假借为缄。”《礼记·丧大纪》:“凡封,用綍去碑负引。君封以衡,大夫士以咸。”注:“咸,读为缄。……今齐人谓棺束为缄绳。”缄,束棺木的绳子。咸通“缄”。
〔例二〕 《庄子·天运》:“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释文》:“缄,司马本作‘咸’。”疏:“缄,闭也。”缄,封闭。咸通“缄”。
咸,匣母、侵部;缄,见母、侵部。匣、见旁纽双声,侵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 上一篇:咻
  • 下一篇:唐

咸xián

皆,同。《大雅·崧高》七章:“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戎有良翰。”毛《传》:“诸侯有大功,则赐虎贲徒御。啴啴,徒行者、御车者啴啴喜乐也。”郑《笺》:“车徒之行啴啴安舒。周,遍也。遍邦内皆喜曰: 女乎有善君也。”《鲁颂·閟宫》二章:“敦商之旅,克咸厥功。”郑《笺》:“敦,治;旅,众; 咸,同也。武王克殷而治商之臣民,使得其所能,同其功于先祖也。”朱熹《集传》:“言辅佐之臣同有其功。”《商颂·玄鸟》一章:“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郑《笺》:“员,古文作 ‘云’。‘河’之言‘何’也。所云维言何乎?言殷武之受命皆其宜。”

☚ 虺隤   威 ☛

读音j·ian(-),为i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古咸切,平,咸韵。
❶束棺木的绳子。
❷牵引。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x·ian(ˊ),为i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胡切,平,咸韵。
❶全;都。
❷引申为普遍。
❸姓。
❹像盐那样的味道。
❺姓。

上一条: 下一条:

像盐那样的味道。

咸x24

❶盐的味道。~着呢。
❷盐分太重:饭~了。《说文》: “咸(鹹),衔也,北方味也。” 《广韵》: “不淡。” 《韵会》: “盐味。” 《尔雅》: “咸,苦也。” 胡谗切。普通话今读 (xián),方言存古音。

〔xian〕 anb; tud.

咸鹹《广韵》胡讒·咸;giám‖xián

见下。

{}3961用盐腌制的食品,也泛指下饭的小菜。江淮官话。江苏盐城〖〗。买点~吃粥‖今格中上几个汤几个~啊?闽语。福建厦门〖〗。豆~豆腐乳‖酱瓜仔~‖无~嗵配没有下饭的小菜。广东汕头〖〗、揭阳〖〗。伊无去买~,无~配饭,着白整食她没去买菜,没有东西佐膳,须吃白饭。盐。古方言。《太平御览》第八六五卷:「《说文》:『鹾,~也。河内谓之~。』」《礼祀・曲礼》下:「盐曰~鹾。」粤语。广东阳江〖〗。脏,尤指汗臭味。粤语。广东广州〖〗。一件~衫一件脏衣服‖呢个仔成身都~晒这孩子满身汗味‖又~又臭又脏又臭。脸皮厚。吴语。江苏常州〖〗。𧟰面皮~仔点,告我死死远点别厚着脸皮,给我滚远一点。省俭;吝啬。闽语。广东揭阳〖〗。~过药卤比卤更咸(非常省俭吝啬)‖伊前宽□(〖〗)使钱无论,此在变到~死他从前阔绰,用钱不加计较,现在变省俭极了。福建厦门〖〗。即个人真~这个人很吝啬。王祯和《素兰要出嫁》:「我只是嫌他钱给得太~了。」比喻高价。闽语。福建厦门〖〗。价钱真~‖~价。也;还。吴语。上海、上海南汇周浦。江苏苏州。都,全。湘语。湖南长沙〖〗。他们~来哒‖咯几本书我~有。闽语。福建厦门〖〗。~受其益。

咸鹹xián

❶〈文〉全;都
 △ 老少~宜。
❷味道像食盐一样
 △ 菜太~了。
❸姓。

咸鹹

❶全;都:~受其益︱少长(zhang)~集。
❷像盐那样的味道:~水︱~菜︱~肉︱~鱼︱~津(jin)津(jin)。

咸xián

❶ 像盐的味道或是像菜肴中盐多的味道:咸菜︱咸水湖。
❷ 姓。

(1次) 全;都。~播秬黍《天》

咸xián

全,都。《天问》:“咸播秬黍。”王逸注:“咸,皆也。”

咸xian

咸菜 咸蛋 咸淡 咸丰 咸肉 咸水 咸盐 咸鱼 咸津津咸水湖 咸水鱼 老少咸宜 少长咸集

(反)淡

咸xián

全;都:姊妹悉慕媖娴,妪媪~仰惠德。(七八·1958)


咸xián

像盐那样的味道:那黛玉此时心里,竟是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的一般,甜苦酸~,竟说不上什么味儿来了。(九六·1240)

❶同。《詩經·魯頌·閟宫》: “敦商之旅,克咸厥功。” 鄭玄箋: “咸,同也。”
❷皆。《周禮·春官·太卜》: “掌三夢之法:一曰致夢,二曰觭夢,三曰咸陟。” 鄭玄注: “咸,皆也。” 《儀禮·士冠禮》:“三加曰以歲之正,以月之令,咸加爾服。” 鄭玄注: “咸,皆也。” 《禮記·月令》: “百工咸理。” 鄭玄注: “咸,皆也。”《禮記·内則》: “子事父母,雞初鳴,咸盥漱。” 鄭玄注: “咸,皆也。” 《禮記·樂記》: “咸池備矣。” 鄭玄注: “咸,皆也。”《禮記·祭統》: “苟可薦者,莫不咸在,示盡物也。” 鄭玄注: “咸,皆也。”
❸猶“僉”。《周禮·春官·人》: “九之名,一曰巫更,三曰巫咸。” 鄭玄注: “咸,猶僉也。”
❶讀爲“函”。《周禮·秋官·伊耆氏》: “伊耆氏掌國之大祭祀,共其杖咸。”鄭玄注: “咸,讀爲函。” 陸德明《經典釋文》: “函,音含。”
❺讀爲 “緘”。《禮記·喪服大記》:“君封以衡,大夫士以咸。” 鄭玄注: “咸讀爲緘。凡柩車及壙税載除飾而屬紼於柩之緘。” 陸德明《經典釋文》: “咸,依注讀爲緘,古鹹反。”
❻感。《易·咸》: “咸,亨,利貞,取女吉。” 鄭玄注: “咸,感也。” (《通德堂經解》)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金石部 > 石 > 鹵鹽 > 鹹
鹹  jiǎn

即鹵鹽。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家具部 > 盛物具 > 函 > 咸
咸  hán

通“函”。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玄参 > 咸
咸  xián

即玄參。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易占部 > 卦爻 > 咸
咸  xián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兑上,澤山咸,䷞。《序卦》以咸爲夫婦之道。《雜卦》:“咸速也。”《易·咸》:“咸,亨利貞。取女吉。”《彖》:“咸感也。柔下而剛上,二氣感應以相遇。”《象》:“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虚受人。”後代星術家又推演出:咸爲兑宫八卦中三世卦,五行屬金。小周天火候圖中主十四日晝。

淡;咸

○淡dàn

(形)不咸:~汤|~水鱼|~而无味|清~|不咸不~|这个菜太~。

●咸xián

(形)盐的味道:~水|~鱼|~菜|菜汤太~了|稍带~味。

咸←→淡xián ← → dàn

咸:象盐那样的味道。
淡:不咸。
【例】 她向来不会用几句不咸不淡的客气话,说明自己对人家的感谢,虽然也说了几句,觉得跟没有说一样。(刘真:《春大姐》)

咸xián

〖名词〗
盐味(1)。《庄辛论幸臣》:夕调乎酸咸。——晚上就调以酸咸的佐料当菜吃了。


咸xián

〖副词〗
表示人或事物都具有某一动作行为。可译为“都”、“全”(15)。《高祖功臣侯年表》:民咸归乡里。——人民都回到乡里。《贾谊治安策一》: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所以天下都知道陛下的贤明。《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村里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鹹xián

像盐那样的味道。《荀子·正名》:“甘苦~淡,辛酸奇味,以口异。”


1xián

❶ 全,都。《后汉书·张衡传》:“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怪其无征。”陶潜《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
❷ 普遍。《国语·鲁语上》:“小赐不~,独恭不优。不~,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

*
xián

CFCC
❶都,全:群英~至/众人~觉不可。
❷像盐的味道;含盐分多,与“淡”相反:~菜/菜做得太~了。
❸〈文〉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兑上。
❹姓。

普遍

普遍

普(普泛;普通;普博;周普;还普) 遍(遍周;周遍) 广(~为;~被) 达(发达) 众 咸 皆(孔皆) 偕 宣 竟 历(~告;~览) 均 蟠(~满九州) 溥(溥遍) 洽(洽通;洽浃;周洽) 漫 泛 诩 全面 滔滔 该辩 周浃
普遍、全面:
涉及的方面多:旁(~征博引) 泛(~指;广泛)
广泛地:纵(~观)
普遍,广泛:普广 溥汜
丰富广泛:赡宏
普遍达到:周(周遍;周溥) 备 浃(浃洽) 蟠(蟠极;蟠满) 光被(~四表) 遍及 遍达 遍满 翔洽溥洽 洽普 普洽 宏溥
满,遍及:
普及,遍及:普浃
广布,普及:流普
遍及天地间:际地蟠天
遍及各地:连州跨郡 连州比县
无所不至,四处遍及:极天极地 极天际地 极天蟠地 穷天际地 蟠天极地 蟠天际地 蟠地极天 际地蟠天
均匀周遍:均遍
(存在的面很广泛,具有共同性的:普遍)

另见:广大 共同 存在

☚ 普遍、规模   规模 ☛

全部

全部

全(全个;全般;全体;全副;全量;全套;全付;全班;全数;全盘;全然;大全) 整(整整;整个;整体;整部) 合(合盘;合计;~家;~村) 阖(~第) 浑(浑全;~身是劲) 总 通(通通;通同;通统;通体;通盘;通共;通计;通总;通数;通类;通前彻后;通前澈后) 满(~碗;~身;~面;满盘;~打~算;~门抄斩) 统(统统;统通) 毕(原形~露) 一(一起;一总;一切;一皆;一概;一体;一并;一是;一古脑儿;一股脑儿;一股拢总)俱(一应~全;面面~到) 佥(~同) 胥(万事~备) 均(~安;~好) 举(~国;~家) 概(~数) 扫(扫地;扫数) 尽(尽尽;尽底;尽行;尽皆;尽多;尽都;尽数;罄尽) 竭 纯(~粹) 镇遍(~地;~体) 顿(顿自;顿然) 应(一应) 净 绝 浑(~身) 所有 诸有 不遗(~余力)囫囵 齐齐 种种 诸余 连根 倾巢 连头搭脑 百分之百
全部、总共:兠肚连肠
表示全部:尽 皆(悉皆;咸皆;尽人~知) 悉(~数) 咸(老少~宜) 毕 具 侪 偕 备(关怀~至) 全(完全;全然;纯全;十全) 都(都卢) 率 类 了(~无长进;~不相涉) 断(~无此理)干净 纯然 纯粹 十成 一定 根本(~不理) 绝然 浑然 简直 通身 彻梢 统统 统通
表示整个,全部:连头带脑 连头夹脑 连头接脚 连头连脚 连头搭脑
完全、十足:彻头彻尾 彻首彻尾
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不折不扣
某范围内的一切:凡(~是) 是(都~;总~) 连(~人带马)
事物的全部:体(总~;整体;一体;全体;统体) 全豹
一切物质的总体:宇宙 世界
形成的整体:个儿(论~买)
结合紧密,不可分裂的整体:铁板一块
全部一起:趸(~批;~数)
全部,无遗留:连汤带水

另见:数量 总括 齐全 ︱部分

☚ 全部   包括 ☛

和睦

和睦

和(和平;和比;和调;雍和;太和;缉和;洽和) 睦(柔睦;雍睦;缉睦;悌睦) 辑(辑睦;辑穆) 咸(咸和) 穆(缉穆;谐穆;雝穆;雍穆) 邕(邕睦) 协 和雍顺 缉谐
彼此和睦:相辑
上下和睦:上和下睦
关系和睦:如埙如箎
感情融洽,关系和睦:笙磐同音
政治清明,百姓和睦:政清人和
相处和睦:响合
亲近和睦:友好 密和
亲厚和睦:敦睦 敦穆 敷和
 褒重敦睦:褒睦
亲善和睦:相能
亲爱和睦:亲和 亲睦
友爱和睦:友睦
 慈爱和睦:慈和
 笃爱和睦:惇睦
友好和睦:友洽 友穆
协和和睦:洽穆
团结和睦:辑和
愉悦和睦:怡穆
热闹和睦:闹闹和和
敬重和睦:贵睦
淳厚和睦:笃睦
安定和睦:安穆 宁辑 安和 安集
安宁和睦:肃睦
安辑和睦:戢和
美好和睦:淑穆
吉祥和睦:祥和
恢复和睦:还睦
像以前一样和睦:和睦如初
十分和睦:人无间言
(相处融洽友爱:和睦)

另见:相处 融洽 和谐2 友爱 友好 美好 和洽 ︱不合

☚ 和睦   家庭和睦 ☛

各种不同的味道

各种不同的味道

酸味:酸(~甜;~辣;~辛;~臭;酸溜溜) 醋(醋味) 醯 酢
带点酸味的味道:酸挤挤
不怎么酸:到酸不酸
非常酸:特酸
讨厌的酸味:酸不留丢
苦味:苦(~涩;~口;刮~) 火味
稍苦的味道:苦头
辣味:辣(~嘴;干~;火~;飞~;辛~;~乎乎;~酥酥)
辣味与酸味:辛酸
微辣:辣丝丝
食物很热,味道辣:热辣辣
像盐那样的味道:咸(咸味;味咸;飞~)鹾(~鱼)
菜或汤的味咸:口重
略有咸味:略咸 咸津津
咸而发苦:咸苦
不咸:淡(~菜)
涩味:涩(涩嘴)
又苦又涩:苦涩 艰涩
又酸又涩:

☚ 甜味   美味1 ☛

全,都,普遍:老少~宜/~知其能/~受其益。△~平/~安/~亨/~和/~淳/~清/~康/~通/~阳/~丘/~雍/~熙/~宁/~丰/~池/~濩/~陟/~有一德/~五登三。又姓,汉代有咸宣。

〖咸〗 粵 haam4〔鹹〕普 xián

副詞,全部,都,有成語「老少〜宜」。許慎《說文解字》:「〜,皆也,悉也。」陶淵明《桃花源記》:「村中聞有此人,〜來問訊。」

五味之一。咸为水味,入通于肾,故为肾所主之味。《素问·宣明五气篇》: “咸入肾。”咸味药物多入肾经,有补肾填精或滋阴潜阳作用,前如鹿茸、海狗肾之类,后如龟甲、牡蛎之类。另外咸味药尚有软坚润燥通下作用,如芒硝、元参之类。

咸13—18在位

匈奴单于。挛鞮氏,稽侯狦子。即位后称乌累若鞮单于。为匈奴用事大臣、王昭君女婿须卜当等拥立,当及妻须卜居次云(昭君女)皆劝和亲,遂遣使。王莽遣昭君侄王歙为和亲侯使匈奴,贺单于立,赐黄金衣被缯帛。单于贪赂,外不失附汉故事,然内利寇掠,而委过乌桓等。新莽天凤二年(15),莽复遣歙,多遗金珍,谕改匈奴号曰 “恭奴”,单于曰“善于”。单于贪赂曲听之,而寇掠如故。三年,莽遣将击匈奴,至边止屯。

☚ 囊知牙斯   舆 ☛

咸鹹xián

❶全,都。如:咸受其益。
❷像食盐味那样的味道。如:咸菜,咸肉,咸味。
❸姓。

咸xian

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谓语的内容涉及主语的全部,相当于“都”。如:❶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靖节先生集·桃花源记》“咸”句:村民听说有这个人来了,都来探问。)
❷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贤。(《世说新语·识鉴》“咸”句:当时的人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钦敬他不凭个人爱憎压制贤才。)
❸桓宣武命袁彦伯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世说新语·文学》“咸”句:桓宣武责成袁彦伯写《北征赋》,写完以后,桓公跟当时的贤明士人一起赏读,都啧啧称赞。)

☚ 先   相 ☛

咸xián

五味之一。咸为水味, 入通于肾,故为肾所主之味。《素问·宣明五气》: “咸入肾。” 咸味药物多入肾经, 有补肾填精或滋阴潜阳作用, 前如鹿茸、海狗肾之类, 后如龟甲、牡蛎之类。另外, 咸味药尚有软坚润燥通下作用, 如芒硝、玄参之类。

咸jiǎn

Ⅰ  (减少) reduce;decrease;lessen Ⅱ (姓氏) a surname
另见 see also xián。


咸xián

Ⅰ  (像盐那样的味道) salted; salty: 不够 ~ be not sufficiently salty; ~ 蛋 salted egg; ~ 鱼 salt fish; 菜太 ~ 了。 The dish is too salty. Ⅱ  [书] (全; 都) all: 老少 ~ 宜 good for the old and the young; ~ 受其益。 All benefited from it. Ⅲ  (姓氏) a surname: ~ 亮 Xian Liang
另见 see also jiān; jiǎn。
◆咸菜 salted vegetables; pickles; 咸草 angelica; 咸淡水养殖 brackish culture; brackish-water agriculture; 咸干金枪鱼条 mojama; 咸干鱼 [菲] daing; cured fish; 咸寒 salty-cold; 咸寒增液 promoting the production of body fluid with drugs of salty flavor and cold property; 咸津津 slightly salty; 咸丘 a surname; 咸肉 salt meat; bacon; 咸涩 salty and bitter; 咸水 salt water; saline water; 咸味 saline taste; 咸与维新 All take part in reform [modernization].; The revolution is for all.

Xian(attraction;sensation)


salty

咸xián

salty

即“乌累若鞮单于”(352页)。

“五味”之一,以盐调之。《招魂》:“大苦咸酸。”五臣注:“咸,盐也。”《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唯盐梅。”

咸xián

酸苦辣|阳一炬|与维新

❷ 不不淡|酸苦辣

❸ 庶绩

咸xián

《说文》:“咸,皆也,悉也。”戌,乃“悉”之通假,有“全”的意思。属会意字。《庄子·知北游》注说:“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都是全的意思。关中方言读为hán,本义为齐声呐喊。吴其昌说甲骨文为会意字,像一把斧子加一块砧子,本义为“杀”。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gǎn
感(感动)
han
上声:喊(呐喊)
去声:撼(震撼)
憾(遗憾)
jian
阴平:缄(缄默)
上声:减(减少)
碱(酸碱度)
相关链接
1.“鍼”(qián),《集韵》为“巨盐切”,《会韵》为“其淹切”。《诗经·秦风·黄鸟》中有“子车鍼虎”。因与“针”同义,故又读为zhēn。“箴”亦然,都是“针”,“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郭璞《山海经》注),只不过有金、竹、石之别。“喊”,也读xián。京剧《铡美案》中秦香莲拒收包公的三百两纹银后说,她“不再喊(xián)冤”。舌根音与舌面音之转也。
2.吴其昌(1904—1944),浙江海宁人。16岁考入无锡国学专修馆,与王蘧常、唐兰合称“国专三杰”,后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有《殷虚书契解诂》传世。

218.趣談“咸”字

咸,初文像戰士揮戈呐喊,喊本字。


甲骨文;金文;篆xián

[口(意 符)+ 戌(xū 長柄斧。意符)→ 咸(《説文》:“咸,皆也;悉也。從口,從戌(xū)。戌,悉也。”不確。柯昌濟(著名甲骨金石學者,1902—1990)認爲:“咸字從戈從口。古誼取人畏戈而號也。即今俗喊字。”咸,揮戈齊喊,“喊”本字。會意爲全部、都是〈少長咸集〉,普遍〈咸受其益〉。)]
[西漢] 司馬遷 《史記·五帝本紀》:“而諸侯咸尊軒轅爲天子,代神農氏,是爲黄帝。”(諸侯都推崇軒轅爲天子,以代替神農氏,這就是黄帝。)

咸鹹xián

(9画)

【提示】在汉字简化前,只有表示 “像盐那样的味道”的“咸” 写作 “鹹”,其他用法的 “咸” 字不写作“鹹”。

*1xián

9画 戈部 
(1) 〈书〉 副词。全;都: ~受其益|老少~宜。
(2) 姓。


*2(鹹)xián

像盐的味道: ~菜|~鱼|菜太~了。

咸()


甲骨文合集1822,殷
貞其雨,咸。

甲骨文合集20098,殷
丁未卜, 扶, 㞢咸戊。

甲骨文合集7021,殷
貞我……咸。

甲骨文合集1385正,殷
貞勿𤉲于咸

甲骨文合集33256,殷
癸卯, 貞咸我禾, 來受隹。

甲骨文合集32164,殷
□辰, 貞咸奏于又[伐]……

咸父乙簋,殷周金文集成3150,殷
咸父乙。

史獸鼎,殷周金文集成2778,西周早期
(獸)(獻)工于尹。咸(獻)工。

班簋,殷周金文集成4341,西周中期
易(賜)鈴(勒)。咸。

秦公鐘,殷周金文集成262,春秋早期
盩(戾)龢(和)胤(俊)士,咸畜(蓄)左右。

秦公簋,殷周金文集成4315,春秋早期
咸畜胤(俊)士。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93,戰國至秦
在咸陽者致其衣大内,在它縣者致衣從事之縣。

秦印文字彙編
咸陽右鄉。

秦印文字彙編
里夸。

秦印文字彙編
里竭。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06,西漢
踐十一月更外樂,月不盡一日下總咸陽,不見毛。

居延新簡EPS4T2.50,西漢
千臧五百以上爵咸。

漢印文字徵
左咸印。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于時聖主諮諏,群僚咸曰: “君哉!”

池陽令張君殘碑,東漢
……咸位南面,競德國家。

晉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再莅盛德頌陽,晉
弟子門人,咸在列位。

李頤墓誌,北魏
縱被曲奪,咸知上明。

元壽安墓誌,北魏
小大咸得其宜,親疏莫失其所。

任軌墓誌,隋
參軍藉三略之權,食貨資八政之本。董司綱紀,咸爲稱職。

高元珪墓誌,唐
嗣子承襲,左衛兵曹參軍; 次子承秀,左衛率府倉曹參軍。咸扣心告予,泣血求予。
《説文》: “咸,皆也。悉也。从口从戌。戌,悉也。”
許慎析形正確,然釋本義不可從。“皆”、“悉”爲副詞,不可能是造字本義。本義當與殺伐相關。戌爲一種古兵器,从戌从口,其意殆爲以兵殺人。傳世文獻有此用法。《尚書·君奭》: “咸劉厥敵。”“咸”、“劉”同義連用,均爲殺義。金文“咸”多作副詞,如秦公簋“咸畜胤(俊)士”。
由金文可以看出,隸楷 “咸”字中間 “口”上的横畫實由古 “戌”字(象形)一部分脱落而形成。

☚ 台   呈 ☛

12鹹xián

咸字甲骨文和商代金从口,从戌(xū)或戉(钺的本字,即斧)。祭祀(用皿)斧钺,是有战功义。甲骨文和商代金文用为人名。常指巫咸。周代金文、小篆隶楷都从口从戌(xū)。战功极大,有完备,齐备义。引申为全,都。如:少长咸集|咸知其不可。约战国以来又有鹹字。魏代《三体石经》所载战国文字中咸在鹵(lǔ)上。小篆隶楷都是鹵左咸右。《说文》是从卤(鹵),咸声。指像盐的味道,含盐分多的,跟“淡”相反。如:这道菜太咸。现代群众简化留声旁,去掉形旁,作咸2。也是一种同音代替。简便很多,现作规范字。见《总表》。

咸鹹★繁◎常★常◎常


xián咸,表意,甲骨文、金文从戌从口,戌为斧类兵器,口指人,小篆1字形稍变。本义表示杀戮、灭绝,引申为副词,表示范围,相当于“全”“都”。鹹,形声,从鹵,咸声,像盐的味道。近代俗字、《简化字表》把“鹹”简作“咸”,用同音字代替。
【辨析】
❶“咸”与“鹹”不是等义简繁字。
❷以“咸”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jiān:缄∣jiǎn:减、碱∣ɡǎn:感∣hǎn:喊∣zhēn:箴。
【构词】
咸备(咸備)∣咸丰(咸豐)∣咸阳(咸陽,地名)∣老少咸宜(老少咸宜)∣咸菜(鹹菜)∣咸淡(鹹淡)∣咸蛋(鹹蛋)∣咸苦(鹹苦)∣咸水湖(鹹水湖)∣咸味(鹹味)∣咸盐(鹹鹽)∣辣咸(辣鹹)∣酸咸(酸鹹)

(xián)

悉也。从口,从戌。戌,悉也。
【按】《爾雅·釋詁》:“咸,皆也。”“悉、皆”同義,指都同。

*咸grəm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皆也。 悉也。从口从戌。戌,悉也。(二篇上)
戌戚皆為儀仗兵器之形,儀仗隊有訓練,其威喊整齊而洪亮。

☚ 音   甚 ☛
0000149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