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现金收支统计
现金收支是商业银行一项经常性的业务活动,商业银行现金收支相抵后的净额,为市场现金流通量的增加或减少额。银行体系外现金即为市场现金流通量。在中国目前条件下,现金是居民日常生活支付的主要工具,控制现金投放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银行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现金活动中心,银行是国家调节货币流通的枢纽。现金收支统计是商业银行金融统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中央银行金融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央银行根据宏观金融调控的需要而设计的一项分析现金流通的工具。
银行现金收支统计通过编制现金收支报表进行。现金收支报表,按收支流向分为收入和支出两大类。根据现金收支的不同经济性质和分析工作的需要,现金收入主要项目包括:商品销售收入、服务事业收入、税款收入、农村信用社收入、城乡个体经营收入、储蓄存款收入、汇兑收入等;现金支出主要项目包括:工资和对个人其他现金支出、农副产品采购支出、行政企事业管理费支出、农村信用社支出、城乡个体经营支出、汇兑支出等。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制度要求,银行现金收支统计是全面统计,它要求所有发生现金收支的银行基层单位,对每笔现金收支业务按其性质进行分项汇总并逐级上报加总。基层银行每日统计的现金收付合计数及内部现金往来、业务库存,应与当日会计科目的日结单核对一致,收付总数必须平衡;现金项目报表的现金收入、支出总额,应与会计报表中“现金”科目的发生额核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