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生产水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生产水平

(三)生产水平

河南省的国有农场创建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相当一部分农场地处风沙盐碱、低凹易涝、荒山野岭地带,交通不便,条件极差,环境恶劣,当时生产水平低下。以后,经过广大职工的努力,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治沙治碱,排水防涝,改善生产条件,使农场生产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后,农场职工积极进行改革,充分利用党的优惠政策,依靠科技发展农垦事业,使农垦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出现了农工商运建服共同发展的格局。
1.农业。农业在河南农垦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1995年,全省农垦农业产值22 127万元中,种植业占77.5%,畜牧业占18%,渔业占3%,林业占1.37%。
(1) 粮食。河南农垦的粮食生产,主要以小麦为主,其他还有玉米、大豆、水稻等。1995年粮食播种面积32 752公顷,其中小麦18 042公顷,占55%,总产量占全年粮豆总产的66.3%;豆类面积8 071公顷,占24.6%,产量占9.98%;玉米面积5 250公顷,占16%,产量占18%;水稻面积1 039公顷,占3.2%,产量占4.76%。1995年全省农场粮豆总产达136 902吨,比1990年增长25%,比1978年增长113.7%。公顷单产4 180公斤, 比1990年增长20.6%。在粮豆生产中,种子业发展很快,曾为河南省农业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全省有近80%的农场生产种子,种子基地面积占农场总耕地面积的60%~70%。近几年来,农场通过多方筹集资金4 200多万元抓基地建设,平整土地,发展节水灌溉,建立种子加工厂,实行水利、晒场、机械、检测、仓储配套,80%的基地已达到种子基地的要求标准,成为种子生产、加工、销售、科技一条龙的种子企业。农场种子除供省内用外,还远销江苏、安徽、河北、山东、上海等省市。黄泛区农场、浚县农场、博爱农场、西平县老王坡农场、许昌市农场已经省验收定为河南省商品种子基地,被农业部批准列入百家良种企业。1995年全省农场向社会提供良种20.4万吨。
(2) 林果业。全省有46个农场有果树栽植,占农场总数的47%。水果品种主要是苹果、梨,还有桃、枣等小杂果,位于丹江水库区内的淅川渔牧场还种植66.6公顷柑桔,这在北方垦区是少有的。另外还有板栗、银杏等干果133.3公顷。1995年果树总面积3 314公顷,其中收获面积为2 621公顷,总产量为31 385吨,居全国各垦区的第12位。按收获面积平均每公顷单产11 975公斤。万亩以上的果园有黄泛区农场。
林业在河南农垦业中有特殊意义。由于河南的农场相当一部分分布在沿黄河故道、黄泛区,防风固沙任务尤重,所以,在2 800公顷林地中,防护林比重较大。潢川县黄湖农场、浚县农场、桐柏县牧场共有414公顷成片的水杉、洋槐、松树等用材林,其中浚县农场用材林最多,面积达314公顷。
(3) 畜牧业。畜牧业是河南农垦业中仅次于种植业的重要产业。主要以瘦肉型出口猪为主,其他还有牛、羊、家禽、奶牛等。1995年底,有省一流设备的万头猪场5座,3 000头猪场3座。猪存栏58 803头,奶牛233头,山羊11 528只,家禽448 615只,兔3 625只。年出口肥猪近7万头,瘦肉率由40%提高到70%,是河南省生猪外贸出口的重要基地。1995年与1990年相比,生猪存栏增长144.6%,肉类总产5 547吨,增长157%。畜牧产值由1990年的1 506.98万元增加到1995年的3 983.92万元,增长164.4%。黄泛区农场是河南农垦畜牧业发展快、效益好的单位之一,农业部百家良种(畜牧)企业。该场曾和北京大学共同培育出享誉港、澳及东南亚市场的“泛农花猪”,获国家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该场出栏肥猪达33 913头,占全省农垦出栏总数的50%。
(4) 渔业。河南农垦的渔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沿黄河的原阳县农场、郑州市黄河鸡场及豫南潢川县黄湖农场。丹江库区内的淅川渔牧场则是自然放养,零星捕捞的渔业场。主要以放养黄河鲤鱼为主,还有鲶鱼、罗非鱼等。豫南潢川县黄湖农场也有甲鱼放养。1995年全省农场养殖面积355公顷,虽比1990年减少40%,但总产达到1 580吨, 比1990年增长368.4%。
1995年农垦农业主要产品概况见表3-7-1。

表3-7-1 1995年农垦农业主要产品概况

产品名称单位1995年1990年1995年比1990年
增 (+) 减 (-)%
总产单产总产单产总产单产
粮豆
棉花
油料
水果
生猪
肉类
牛奶
良种种子

水产品
吨/公斤
吨/公斤
吨/公斤
吨/公斤





136 902
782
8 508
31 385
58 803
5 549
328
62 307
1 788
1 580
4 180
679
2 290
11 975
109 476
976
4 100
19 677
24 038
2 158
846
3 015
720
339
3 465
751
1 863
5 959
+25
-19.8
+107.5
+59.6
+ 144.6
+157
-61.2
+19.6倍
+148.3
+368.4
+20.6
-9.6
+22.9
+100.9

2.农垦工业。河南农垦工业的发展,在1978年前,大多属于服务生产、服务职工生活的作坊式的小厂,如面粉加工、榨油、葡萄加工、棉花加工、农机修配等,这些小厂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1978年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兴办农工商联合企业后,在“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无工不富”等思想指导下,全省农垦工业才得到迅速发展。经过17年的努力,1995年底,全省农垦场办工业企业达125个,从业人员11 472人,占全省农垦职工总数的28.5%。工业总产值达到5.5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1%,比1990年增长27.5%,比1978年增长20倍。1990—1995年工业利润累计3 942万元。
(1) 生产规模。河南农垦工业大多为场办工业企业,在有工业的农场中,工业企业多数规模较小。1995年,工业产值在500万~1 000万元的企业有5个,产值在1 000万~3 000万元的企业有2个,产值3 000万—5 000万元的企业有2个,产值5 000万—10 000万元的企业有2个。有2个企业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3个企业晋升为省一级企业。重点工业企业有:年产千吨中西药的淅川制药集团,年产近万吨白酒的豫坡集团,年产12万吨磷肥、4万余吨硫酸的黄泛区化工总厂,年产万吨方便面的焦作方便面厂,年产万余吨啤酒的濮阳市农场啤酒厂。
(2) 行业产品结构。河南农垦工业的行业结构主要是以医药、食品、化工为主,机械制造、建材、轻纺、印刷、造纸、采矿、交通运输等10个门类,3 000多个品种的工业生产体系(1995年农垦工业行业结构比重概况见表3-7-2,1995年农垦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见表3-7-3)。

表3-7-2 1995年农垦工业行业结构比重概况

行业名称产值
(万元)
比重%备 注
医药制造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纺织服装业
19 393
16 829
4 111
3 952
35.00
30.37
7.41
7.13
 
食品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
制品制造业
3 779
2 793
6.81
5.04
粮食加工 饲料加工
专用设备制造业2 1243.83 
建材制造业
造纸、纸品制造
832
560
1.50
1.01
砖瓦、石灰
其他制造业1 0371.90家俱、 化纤、 塑料
制品、 皮毛羽绒、
印刷
总 计55 412100% 
 注:(1)上述数据出自《全国农垦统计年报·1995》; (2)产值以1990年不变价为准。

表3-7-3 1995年农垦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位1995年产量1990年产量1995年比1990年
增(+)减(-)%


饮料酒
其中:白酒
乳制品
面粉
方便面
棉纱
机制纸
硫酸
磷肥
中西药品
万块
万片









14 866
30
23 874
12 370
154
26 231
13 781
562
493
45 056
130 610
2 979
6 409
70
13 756
1 763
159
26 763
2 368
561
3 165
29 610
79 899
2 606
+131.9
-59
+75.6
+601.6
-3.2
-2
+481.9

-84.1
+52
+62
+14.3

(3) 技术改造。为了提高农垦工业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工业产品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1990—1995年期间,先后从农业部及地方财政部门争取技改贷款10 220万元,对黄泛区化工总厂、焦作方便面厂、豫坡酒厂、淅川制药厂等15个重点项目进行技术改造,收到良好效果。其中黄泛区化工总厂投资600万元,进行技改,扩大规模,硫酸由年产2万吨增加到4万吨。焦作方便面厂投资400万元技改后,方便面由年产2 368吨,增加到10 458吨。豫坡酒厂投资3 000万元,边技改,边扩大规模,使白酒由年产1 000吨增加到近10 000吨。淅川制药厂投资1 500万元进行封闭性改造后,产品质量、经济效益也同时得到提高。浚县农场办的水泥厂异地技改后,不仅产品质量提高,产量也由原来的1 000吨增加到88 000吨。
(4) 工业产品创优。截至1995年,全省3 000多个工业产品中,有40多个获省优、部优称号,有5个填补国内空白,有10个产品销往亚洲及欧美一些国家。豫坡酒厂的3种酒及仪封园艺场的格林福花生奶,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绿色食品”。
3.建筑业。1995年底,全省农场共有9个建筑单位(其中个体3个),从业人员1 063人,固定资产原值783万元,拥有施工设备393台,其中:拖拉机5台,挖掘机5台,推土机4台,铲运机1台,起重机4台,载重汽车7辆,混凝土搅拌机72台。在郑州、北京、天津、大连等大城市承包大工程,如北京亚运村等,工程质量受到建筑单位的好评。1995年共承包工程项目50个,施工房屋面积8.16万平方米。
4.第三产业。河南农垦第三产业起步较晚,规模小,1978年前大多是服务职工生产、生活为主体的商业供销社。运输业除黄泛区农场有一个40辆车的汽车队外,其余多数是服务生产、生活运输的。1978年后,随着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第三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主要是批零贸易、餐饮业、服务业、运输业。1995年,第三产业共有212个企业,其中批零商贸业180个,餐饮业15个,服务业12个,运输业5个。从业人员2 425人,拥有固定资产4 179万元,营业用房面积75 833平方米,营业销售收入16 287万元。第三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农垦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资源结构配置,吸纳了剩余劳力,增加了农场经济收入和职工个人经济收入,第三产业已成为农垦经济新的生长点。
(1) 批零贸易。河南农垦商业真正发展是在1978年后,当时是按照兴办农工商联合企业的要求和“无商不活”的指导思想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1995年底,全省农垦商业点达207个,主要从事批零贸易、餐饮、服务等,从业人员2 02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达3 776万元,营业用房75 833平方米,营业销售收入15 961万元。经营范围较广,除了农场农产品销售和生产资料的购销外,从五金交电到百货,从生活用品到工业原材料等都有销售。为了扩大销售,农场还在城市工矿设立窗口,黄泛区农场等13个农场,共在省会及市、县、工矿区兴建了14座商业楼、开展商贸、餐饮、服务,既推销了自己的产品,又购销了职工生产、生活用品,还提高了农垦的知名度。
(2) 运输业。1978年后,全省农垦运输业得到发展。1995年底,全省农场共有5个运输单位,职工总数400人,固定资产(净值)403万元,拥有载重汽车14辆,汽车挂车8辆,客车32辆。年客运22万人,2 041万人公里。货运量21万吨,货运周转量1 201万吨公里,营运收入326万元,既方便农场,也为社会分忧解难,还增加了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5.基础设施建设。
(1) 机械设备。1995年,全省农垦农机总动力达到138 968千瓦,其中:耕作机械73 789千瓦,排灌机械20 788千瓦,收获机械23 891千瓦,植保机械798千瓦,畜牧机械592千瓦,渔业机械142千瓦,农用加工机械3 519千瓦,运输机械14 498千瓦,其他农业机械951千瓦,这些机械设备在农场机械化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当年机耕面积20 910公顷。
(2) 其他设施建设。主要是利用国家财政拨款、农场筹集、职工集资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已建排灌站35座,机电井4 233眼,其中60%已配套。累计建成硬渠164 614米,果园机井696眼,其中85%已配套。1995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5 914.9公顷,占耕地面积的72.2%。果园灌溉面积2 491.3公顷,占果园面积的75%。农田基本条件的改善,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极大的作用。
☚ (二)国有农场的改革   (四)经济效益 ☛

(三)生产水平

(三)生产水平

(1)土地生产率。1990年种植业产值8. 53亿元,按统计耕地面积平均每公顷4 455元,按统计播种面积平均每公顷2 310元;按区划耕地面积,平均每公顷2 685元。
主要作物平均每公顷产量(统计面积)为:粮食334. 5公斤,稻谷5 370公斤,玉米2 805公斤,油菜子960公斤,烤烟1 380公斤,茶叶555公斤,水果8 745公斤。
(2)劳动生产率。农牧局农业经济调查,2 501户,6 988个劳动力,总收入776万元,平均每个劳动力1 110元;投工159万个工日,平均每个工日收入4. 87元。收入减去人工费和物资费,每个工日盈利1. 49元。
农村各种产业每工日收入、每工日成本及每工日盈利如表11-6-2。

表11-6-2
产业项目工日收入(元)工日成本(元)工日盈利
合 计
种植业
林 业
牧 业
副 业
渔 业
工 业
运 输
建 筑
服 务
其 他
4.87
3.99
6.85
5.73
5.90
5.88
8.32
16.48
5.45
7.62
5.51
3.38
2.60
2.92
3.91
2.77
3.35
3.76
8.84
2.89
3.53
2.77
1.49
1.39
3.93
1.82
3.13
2.53
4.56
7.64
2.56
4.09
2.74

注:上表中只计人工费、物质费两项成本,未计管理费等成本。每工日工价按2. 39元计算,这是黔南州劳动力再生产必需的生活费平均数,包括劳动者本身及其瞻养人口的生活费。
(3)资金收益率。按上述农牧局调查资料,150.9万元物资费用获得总收入776. 1万元,每百元费用获收入514元。
各种产业每百元费用获得收入为: 种植业593元,林业1 287元,牧业378元,副业1 552元,渔业611元,工业837元,运输255元,建筑969元,服务983元,其他1 468元。
收益率最高的是副业,因采集野生植物主要是活劳动投入,费用很少。最低是运输,收入较高,但投资也大。
(4) 技术水平。主要是传统的操作技术,近些年来大面积推广几项适用技术,使科学种田水平有所提高。
❶杂交水稻种植面积7.75万公顷,占稻田面积的70%;
❷温室两段育秧栽插面积4.49万公顷,占稻田面积的40.5%;
❸水稻半旱式垄作0.87万公顷,占稻田面积的7.8%;
❹杂交玉米1.96万公顷,占玉米面积5.27万公顷的37.2%;
❺玉米营养袋育苗移栽0.26万公顷;
❻旱地分带轮作1.43万公顷,占旱地的17.7%。
☚ (二)发展历程   (四)商品流通 ☛

(三)生产水平

(三)生产水平

1996年,河北农垦业有31个国有农牧场和1个农垦科研所,其中有直属9场1所共10个企事业单位,有5个省属场辖6个乡镇113个自然村。全系统现有39万人口。土地总面积354千公顷,其中耕地94.7千公顷,草原93.5千公顷,林地28千公顷,宜农宜林地25.3千公顷,养殖水面28千公顷。二、三级核算企业1 207家,其中第一产业376家,第二产业506家,第三产业325家。共有各类学校334所,医疗卫生单位184个。全系统现有生产经营性资产总额47亿元,其中国有资产6.4亿多元。1996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5亿多元,按照1990年不变价,在全国农垦国民生产总值排序中,河北农垦由1990年第12位,上升到第10位。

☚ 3.第三产业   1.农业 ☛
000243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