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产与推广
随着饲料工业的不断发展,江西饲料品种逐步趋向多元化、系列化。目前,全省已有混合饲料、配合饲料、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等多个产品系列。80年代初,配合饲料占配、混合饲料的比例只有10%左右,1988年则提高到50%以上,1996年达到80%。猪用饲料发展到包括猪料、禽料、水产料、奶牛料、特种动物饲料等各种动物、各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饲料品种。
1983年,全省配、混合饲料产量23万吨,1996年已达到172万吨,是1983年的7倍多。饲料产品质量逐年提高:1989年全国饲料统检合格率为36.5%,1995年全国饲料统检合格率为58.8%;同时,涌现出一大批省优、国优产品。1991—1998年,全省有33个产品获行业质量评比奖,其中有14个产品获省优称号。1990年,有3个产品获部优称号。江西饲料厂的“宝丰牌”、“871”猪用浓缩料获国优产品评选第二名。
“七五”期间,通过对饲料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大提高了饲料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到目前为止,全省时产5吨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基本上实现了电子秤自动计量配料和微电脑自动控制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配料、混料的精确度。同时,饲料配方不断优化,饲料报酬大大提高。肥育猪料肉比由80年代的4:1提高到现在的3.3~3.4:1,肉鸡料肉比由80年代3.5:1提高到现在的2~2.2:1。通过推广优质饲料,使全省饲料的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台阶。1990年,全国饲料工业第一个“丰收计划”在江西实施,当年推广“871”猪用浓缩料1.1万吨,仅此一项使农民新增收入上千万元。
从80年代到1996年,江西通过使用配合饲料,节省了粮食,提高了粮食转化率。从1983—1996年,全省共生产饲料1 746.4万吨,如按其饲料报酬比单一饲料提高1/4计算,共节省粮食436.6万吨。用配合饲料喂养畜禽比用单一饲料省料、省工、省时,畜禽生长快,出栏、出笼率大大提高,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常1吨配合饲料可为饲养业增收100~200元,按最低的100元计,1 746.4万吨饲料可为饲养业增加收入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