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创汇农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创汇农业chuànghuìnóngyè

能够换回外汇的农业生产类型。
 ◇ 创汇农业大有可为。(人民日报.1986.1.30)
 ◇ 这里被确立为青岛市级重点高效农业示范园,在3年内,示范园将扩展到1万亩,可带动周围12个乡镇、216个村的2.6万余农户发展高效创汇农业。(人民日报.2000.12.8)

创汇农业chuànghuì nóngyè

以获取外汇收入为主的农业。例如:“广东省珠海特区发展外向型创汇农业,因地制宜办起了一批商品生产基地,使珠海市的农村经济走上了全面、均衡、持续发展的道路。”(《人民日报》1987.3.2)“创汇农业在各大中城市已显示出极大的优势,部分城市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排头兵。”(《经济信息报》1992.10.6)

创汇农业chuàng huì nóng yèагррный сéктор, приносящий валютный дохóд (приносящий валютную прбыль)

创汇农业

又称“外向型农业”。其主要生产目的是出口创汇,特点是农业与对外贸易的有机结合。如自治区的棉花、葡萄、甜瓜、香梨、西红柿等即属于创汇农业的产业部门。尤其是棉花生产,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2002年,播种面积已达到94.4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7.14%;在南北疆广大地区形成了若干比较稳定的植棉基地。喀什地区的莎车、巴楚、麦盖提、伽师、疏勒等,阿克苏地区的阿克苏、温宿、库车、沙雅、阿瓦提等,塔城地区的乌苏、沙湾等,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玛纳斯等以及兵团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五师、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等部分团场,都有大面积的棉花种植。全区棉花产量已超过150万吨。在对外贸易的出口中,棉花、棉纱、棉布和番茄酱罐头都是创汇8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宗商品。其他如吐鲁番的葡萄,哈密和鄯善等地的甜瓜,库尔勒的香梨等也都有一定的创汇能力。

创汇农业

创汇农业

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的一种为创汇而生产的外向型农业。是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生产。其发展中制约因素有: (1)市场障碍。即创汇农业所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环境,竞争激烈。(2)体制障碍。即不合理的外贸体制限制了创汇农业的发展。(3)政策障碍。在价格上,内外销价格倒挂; 农业比较利益不正常; 农业企业未能享受国家规定的出口优惠政策。创汇农业的发展还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1) 发展创汇农业与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要合理规划区域分工布局,在总体上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各地的优势创汇产业。(2) 外贸与内贸的关系。对那些紧缺而又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只能量力而出,对那些于人民生活影响不大的各种优特产品,则可大力组织出口创汇。(3) 创汇与效益的关系。必须强化质量意识、效益观念,使创汇与效益双提高。(4) 创汇与用汇的关系。既要处理好创汇主体与用汇主体的利益关系,保障创汇主体的经济利益,又不能简单推行“谁创汇,谁用汇”。

☚ 旅游农业   持续农业 ☛
创汇农业

创汇农业

指农村中生产和制造能打进国际市场的优质、名牌产品,为国家换取外汇的农业。农村生产面向国外,创造更多的名优特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是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贸工农型生产结构的必然结果。通过发展创汇农业,扩大农副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品的出口,既可以使国内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又可以加强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获得更多的价值。创汇农业是一种外向型的、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农业。发展创汇农业需要建立一批稳定的农产品、特产品、乡镇企业商品的出口生产基地,形成系列化的出口商品生产体系,搞好系列化的农产品出口服务工作。

☚ 可选择农业   外向型农业 ☛
创汇农业

创汇农业

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的一种为创汇而生产的外向型农业经济。是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生产。其发展中制约因素有:(1) 市场障碍。即创汇农业所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环境,竞争激烈。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成批量的大宗农产品不多,许多产品质量不高; 从国内市场看,基本格局是农产品供不应求。(2) 体制障碍。即不合理的外贸体制限制了创汇农业的发展。(3) 政策障碍。在价格上,内外销价格倒挂; 农业比较利益不正常;农业企业未能享受国家规定的出口优惠政策。创汇农业的发展,还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1) 发展创汇农业与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要合理规划区域分工布局,在总体上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各地的优势创汇产业。(2) 外贸与内贸的关系。对那些紧缺而又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只能量力而出,对那些于人民生活影响不大的各种优特产品,则可大力组织出口创汇。(3) 创汇与效益的关系。必须强化质量意识、效益观念,使创汇与效益双提高。(4) 创汇与用汇的关系。既要处理好创汇主体与用汇主体的利益关系,保障创汇主体的经济利益,又不能简单推行“谁创汇,谁用汇”。

☚ 精久农业   干旱农业 ☛
000048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