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输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输血shūxuè把健康人的血液输入病人体内 输血shūxuè把健康人的血输送到病人体内。 输血shūxuè〈动〉 比喻从外部给予有关对象以知识、技术、人才、物资等方面的援助。与“造血”相对。 输血shūxuè<动>比喻从外部给予有关对象以知识、技术、人才、物资等方面的援助。与“造血”相对。 输血shūxuè原为医学用语,新也喻指从外面给予援助。与“造血”相对应。例如:“历史的走向,民心的倾斜,从来就是难以逆转的,在这极度贫穷的鹏城的‘第三世界’里,仅仅靠外面‘输血’是维持不了长久的!”(《钟山》1986.4.123页)“金钱的驱力和驱力的金钱,使书商们投身书刊的海洋,不停地劳作,时而‘输血’,时而‘储血’;时而‘吸血’,时而‘放血’。”(《文汇报》1992.2.19) 输血shūxuè〈动〉比喻输送人才、物资、资金等。 输血(反)抽血 输血shū xuè把健康人的血液输送到病人体内。1909年周树人《人生象学·本论》:“以血注射者,曰直接输血。”1919年汤尔和译《诊断学》下卷:“此症由于各种中毒、传染病、大火伤、动物血输血后及身体过劳、感冒等而起。”输血曾经也称“移血”。 抽血←→输血chōu xuè ← → shū xuè抽血:从人体血管里汲取血液。 输血 输血shūxuè原医学用语。比喻从外面给予援助,使之有所发展或脱贫致富的行为。与“造血”相对。 ☚ 疏运 熟年 ☛ 灌注 灌注灌(倒~) 贯(贯注) 注(注入;~水) 输(~入;~血) 霔 淙 另见:装进 液体 ☚ 装 分开 ☛ 接济 接济接应 应接 沾济 周给 救给 ☚ 捐助 救济 ☛ 血 血血(血液;血水;~脉;~清;~浆;~球;补~;输~;抽~;放~) 另见:流血 血症 ☚ 眼泪 二便 ☛ 输血 输血shuxue将全血或血液的某些成分输入受血者的血流中。输血的目的主要是补充血量,增加红细胞,提高血浆蛋白,补充凝血因子及增加免疫力等。因此,输血多应用在出血、贫血、严重感染及凝血异常等情况。一般概念上的输血,多指输入全血,而仅输入某些血液成分则称成分输血,如单纯输入浓缩红细胞、浓缩血小板等。此外,输血一般指的是受血者接受一个或多个供血者的血。如果受血者输入的是自己的血液 (或某些成分) 则称自身输血。如创伤后或手术时将收集存于体腔的失血回输,手术前自体采血储存,手术前血液稀释采血后回输等。输血前一定要作配血试验。首先要作A、B、O血型鉴定,定出A、B、O、AB四种血型,因国内Rh阴性的人极少,一般不作此型检查。输血时一般采用与受血者血型相同的血。如遇紧急情况无同型血时A型和B型受血者可输O型血,AB型可单独输A型或B型血,但受血者为O型时,决不可输异型血。所输血液一般多为库存血,即加入了一定量的含有枸橼酸、枸橼酸钠及葡萄糖等的保存液,在4~6℃条件下储存的血,一般期限为21天。输血途径常用的是静脉,少数亦可经动脉输血。在输血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称为输血反应。重者可危及受血者的生命。常见的为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及细菌感染反应等。其中后两者可产生严重后果。此外输血还可传播一些疾病,如病毒性肝炎、疟疾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等。 ☚ 交叉配血 输液 ☛ 输血 输血shuxue将全血或血液的某些成分输入受血者的血液中,是重要的治疗与抢救措施。输血的目的主要是补充血量,增加红细胞等。因此输血多应用在出血、贫血、严重感染及凝血异常等情况。输血前首先要作ABO血型鉴定(定出A、B、O、AB四种血型),因国内Rh阴性的人极少,一般不作Rh血型鉴定。输血时血型若不合,如给血者为A型,受血者为B型,给血者的红细胞就要发生凝集或溶血现象。凝集成团的红细胞可填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红细胞会破裂溶血,放出大量血红蛋白,从肾脏排出时可损伤肾功能,引起少尿或无尿。这一连串的反应可引起皮肤发青、四肢麻木、全身发抖、胸闷、腰疼、心跳加速、血压下降,严重时可致死亡。因此,必须注意选择血型(见图)。血型相同者之间可以输血; 如遇紧急情况无同型血时,AB型的人可以接受其它各型的输血,而不能将血输给别的血型的人; O型人的血可以输给其它各型受血者,而不可接受各异型的输血。但异型输血不可太多太快,以防止给血者血浆中的凝集素未被受血者的血浆稀释,而使受血者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输血过程中除可能发生一些输血反应,如发热、过敏、感染、溶血等,还可传播一些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等。 输血的血型选择 ☚ Rh血型系统 凝血 ☛ 输血hematometachysis系临床上救治病人的一个重要治疗措施。输血在临床各科中应用均较普遍,尤其外科应用更为广泛。对救治急性大失血病人为极重要的抢救措施;对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某些严重感染性低血压性病人,某些血液疾病均有重要治疗意义。输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并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分别输入血液中的不同成分,如急性大失血使血容量减少,可输全血;慢性贫血主要为红细胞过少,可输浓缩红细胞悬液;严重烧烫伤病人丢失血浆过多,应输以血浆;因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可输入血小板;因纤维蛋白原减少引起出血,可输入纤维蛋白原等。输血应注意输血反应及引起的某些疾病。输血前对献血者除进行ABO血型、Rh抗原检测外,还需对病毒性肝炎多项指标进行检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某些特殊献血者还应行有关艾滋病内容的检查,完全符合时方可输血。输血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近年由于输血而引起的肝炎传播等已相当严重;血液制品的输入对传播艾滋病已很重要,需严格管理。 输血将合乎规格的血液或血液的组成部分输给病人。在医疗上,特别在外科领域中应用甚广,途径有静脉输血和动脉输血,前者最常用。它可以改善循环,补充血容量,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免疫力和凝血功能。 输血一种治疗措施。将全血或血液的某些成分注入受血者的血流中。目的是增加循环血量,补充血浆蛋白,以改善凝血机能、提高血红细胞携氧能力和增强机体抵抗力。输血的主要方法有:静脉滴注法、静脉注入法、动脉加压输血法等。输入全血和红细胞前,应鉴定血型和作交叉配血,证明无凝集现象后方可实施。输血中,必须注意预防和纠正输血反应和并发症,以保证输血安全和避免给伤病员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输血 输血将全血或血液的某些成分输入受血者的血流中称为输血,在临床上一般是指人血输给人。 根据血红蛋白量: Mollison法: X=(目标血红蛋白%-病人血红蛋白%)×体重公斤一般认为: 红细胞>350万/μl; 血红蛋白>10g/dl;红细胞压积>35%和血浆蛋白量>6g/dl是手术前应争取达到的指标。 纠正成年人的贫血,每提高血红蛋白量10%,需要输血500ml,但实际往往与此不同,这是和每次输血量过少,或两次输血的间隔时间较长有关。 低蛋白血症病人其体蛋白的缺乏量要比血循环的多达30倍。因此,低蛋白血症的补正首先是改善体蛋白,如果只依靠静脉输注白蛋白是困难的。对一血容量5000ml的病人每增加血清蛋白1g/dl,理论上需要输血浆400ml或20%白蛋白液100ml。但是,由于输入的白蛋白多从血管移入组织中,实际应输血浆1000ml或20%白蛋白液250ml,如果再将每天至少消耗25g白蛋白计算在内,所输用的血浆或白蛋白液的数量应当更多。 慢性贫血如与低蛋白血症同时存在,病人只输用全血虽对纠正贫血有利,但要同时改善低蛋白血症则较难。对这类病人从开始就应分别使用浓缩红细胞与白蛋白液,直至达到各项预期指标为止。 (2) 手术中、后输血:决定需术中输血的病人,输血与手术不一定同时进行,往往等待出血量达到500ml后再开始。但如有肝硬化、黄疸疾患、慢性感染、癌症或低血容量时,则以早开始输血为宜。 测定术中出血量多用Wangensteen重量法,但此法测定结果往往比实际出血量少。故输血量应是测定量的1.2~1.5倍。 手术后的早期输血多是术中输血的继续,输血量主要依据血压、脉搏或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等而定。手术数天之后的输血主要是纠正贫血,可按照术前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不必急于立即补正,也可输用浓缩红细胞或红细胞悬液。有的病人不输血而给与铁制剂也能得到较好效果。 成分输血在外科的应用 实行成分输血的优点有: ❶只输给病人必需的血液成分,疗效直接而又迅速; ❷非必需的血液成分不输给病人,从而减轻病人的心脏负担,避免抗体的产生,降低输血不良反应; ❸一血多用,以发挥其最大效益。新鲜血中保留有活力旺盛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这是其优点。但是,病人如果多次输用这种血液,有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的可能,一旦产生,再输血就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浓缩红细胞在以生理盐水洗涤3~6次后,其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蛋白等就能大部去除,肝炎病毒也减少,这样的红细胞适用于已产生白细胞、血小板抗体或肾功能、肝功能不佳病人。冷冻血液虽经过长期保存,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改变并不明显,仍有新鲜血同样的氧解离能力。在输用之前,如经过反复洗涤,即和洗涤红细胞相似。 病人在手术前,如果血小板数<2~3万/μl时,应输用多血小板血浆或浓缩血小板,使其计数达到5万/μl以上。如病人既有血小板减少,又有贫血,可输用新鲜血补正,或用浓缩红细胞结合浓缩血小板,则更为有效。理论上讲每输用新鲜血200ml可升高血小板10,000/μl,但若病人体内已有血小板抗体,输血后不但容易引起发热反应,而且血小板多遭破坏,实际上能升高的血小板数目远远低于这一理论数。 ☚ 止血带 血型和配血试验 ☛ 输血blood transfusion 输血❶blood transfus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