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鹿柴(1)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鹿柴(1) 【原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2),复照青苔上。 【原诗作者】:王维 【导读入境】: 这首诗是王维后期的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四首中的第四首。王维长期隐居在辋川别墅,这里有胜境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在每处都赋绝句一首,“鹿柴”为其中之一。 山野空旷虚无,杳无人迹,偶而传来一阵人语之声,却不见人影。返照的阳光,射入幽暗的深林,在湿绿的青苔之上,落下斑驳的树影。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鹿柴附近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表现了诗人的恬淡情怀。 无声的静、无光的暗是易于觉察的,而有声的静和有光的暗则常常被人忽略。中国山水画中有“欲穷山之高,白云索其腰”之说。同理,夜深人静之时,几声狗叫,愈显夜之沉寂。这些都是通过对比反衬而实现的。《鹿柴》一诗,正是这种手法的集中体现。 “空山不见人”一句中,“空”已使山沉寂清冷了,而又“不见人”,则使山越发显得空旷虚无;而空寂之中,几声人语,似乎打破沉静的氛围。“空山”与“人语”形成对比,空山闻人语,更显空山之空寂了。而人语过后,空山复归静寂,有声无声又形成对比,这时的空寂感又因刚才的人语声而突出了。一二句是以声反衬空寂,而三四句便用光来反衬幽暗了。 “返景”可见光之不强,又入深林,可见其微弱,这点点光影与无边的幽暗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这微弱的光影又映在青苔之上,也越发微弱了,如此又与深深的幽暗形成对比,如同在冷色的背景上涂上一点亮色。 诗人正是凭借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体察,抓住“空山人语响”、“返景入深林”霎那间的情趣,创造了空山深林固有的幽静境界。 【思考题】: 本诗有“不见人”的“空山”,《山居秋暝》中有“新雨后”的“空山”,比较一下,两处“空山”有何不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