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肌肉的特点Ertong jirou de tedian
肌肉包括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三种。运动生理学中所说的肌肉是指骨骼肌。由于骨骼肌的收缩与舒张牵拉骨杠杆才使人体形成运动,所以它是运动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成年人相比,儿童肌肉的特点是:
化学成分 在成年人肌肉中,水分约占75%,固体成分约占25%。在固体成分中,蛋白质约占80%,脂肪、无机盐和其它物质约占20%。在儿童的肌肉中,水分占的比重较多,而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占的比重较少,因此其肌肉柔软富有弹性,但肌纤维较细,收缩力量较小。所以在体育运动中,让儿童从事大负荷的力量练习是不适宜的。
生长发育速度逐渐加快 这一特点通过肌肉占体重的百分比即可看出。新生儿的肌肉约占体重的25%,至8、12、15岁时分别占体重的27.2%、29.4%、32.6%,至18岁时基本达到成年人水平(44.2%)。
发育不均衡 肌肉发育的一般规律是身体浅层的大块肌肉发育较早,如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等;而深层的小块肌肉则发育较晚,如前臂的旋前圆肌、旋前方肌和屈伸手指的肌肉等。正因如此,儿童在完成动作时总是不太协调,不适合从事精细的体育活动。
神经调节不完善 儿童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过程,对肌肉的调节还不完善。一般规律是,新生儿的肌肉活动主要是靠大脑皮层以下中枢调节,所以动作较慢,带有颤抖;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活动的调节逐渐集中于大脑皮层,动作也日趋精确,肌肉紧张度的分配也比较均匀。但与成年人相比动作仍不协调,特别是维持身体平衡能力和肌肉感觉机能均比成年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