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

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十二指肠溃疡可发生于小儿任何年龄。12~18岁多见。6岁以下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比例约为1:1;6岁以上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多4倍。男孩多于女孩。并发症依次为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
溃疡病的病因尚无定论。新生儿胃粘膜发育良好,具有分泌胃酸能力,胃酸度高,可能与溃疡发病有关。十二指肠溃疡有家族性倾向。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饮食习惯,精神紧张对发病有一定影响,胃酸的过度分泌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本病类型有
❶急性溃疡:于新生儿和婴儿多见,粘膜显示出血性糜烂,伴有表皮脱落,并能穿透胃壁。平时无溃疡病史,缺乏明显症状,常突然出血或穿孔。溃疡单个或多个。急性溃疡也常伴发于其他严重疾病,如烧伤、中枢神经损害、白血病服大量激素或阿司匹林等。
❷慢性溃疡:多有顽固腹痛和反复发作。溃疡边缘有硬变,可引起幽门梗阻,溃疡多为单个,位于近幽门的小弯处或十二指肠球部后壁。
❸应激性溃疡:多继发于大面积烧伤、严重颅脑损伤、缺氧、窒息、或大手术后。溃疡大多表浅,呈多发性,大小不等,能迅速破坏溃疡周围壁层、腐蚀血管壁,引起出血和穿孔。病因与组织胺释放有关; 于创伤、出血、手术、感染后,周身血容量减少,组织胺释放增加,促进胃壁肌层收缩,使胃十二指肠壁的终末动脉部分闭塞。
临床表现:(1)新生儿胃溃疡较多,分娩时有缺氧、呼吸困难或中枢神经损害,多为早产儿,无明显体征,均于穿孔或出血后始获诊断。穿孔部位靠近胃大弯,穿孔后有腹胀及呼吸困难,但无腹肌紧张。出血量不等,有呕血或血便,大量出血后有休克或衰竭。脐动脉造影有时可显示胃壁出血部位。
(2) 婴幼儿溃疡病缺乏典型症状,食欲减退,呕吐频繁,体重增加缓慢。呕吐物含有血液,有时排出黑便,长期少量便血引起贫血。脐周或上腹部有非典型间歇性隐痛,或有腹部不适和腹胀。原发溃疡多于胃部,继发溃疡的首发症状常为血便、呕吐或穿孔。
(3) 3~6岁儿童的溃疡病多有经常性呕吐,脐部或广泛的腹痛,有时伴泛酸、嗳气和恶心,食欲减退,消瘦。典型溃疡痛于进食后缓解,出血和穿孔少见。6岁以后的溃疡病典型症状为腹痛,空腹时上腹部有烧灼样或持续剧痛。穿透性溃疡时,疼痛放射到背部,疼痛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呕吐后疼痛缓解。9~10岁后,症状与成人溃疡病相同。
诊断依据钡餐与纤维胃镜检查,胃液分析。X线检查可见胃滞留增多、蠕动加强;幽门痉挛、梗阻;十二指肠充盈不佳,球部有固定畸形,呈激惹状态,有时可见龛影。如钡剂排出迅速或溃疡内有血凝块或纤维素,则龛影难以显示。
治疗,新生儿溃疡有少量出血,可给维生素K,并用2%碳酸氢钠反复洗胃。大量出血时迅速输血,补血量不得超过失血量。粘膜广泛出血者,用局部缝扎止血很难控制。可用“8”字形缝扎出血点外,缝扎局部胃壁外血管,并行幽门成形术。溃疡穿孔处修补后,用网膜覆盖。
婴幼儿溃疡大量出血,务必测量中心静脉压和血细胞压积。因婴儿对失血耐受力差,可死于出血,应尽早手术。溃疡穿孔和出血,过去均采用修补和缝扎。近来,主张作胃部分切除术。有人认为胃切除即使达全胃的2/3~3/4,术后病儿仍生长良好,无发育障碍。但也有术后有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贫血,生长发育障碍。因而于不危及生命时应尽可能保留胃。
较大儿童有多次出血,且出血后血压下降,经大量输血4~6小时后,血压仍不能维持者剖腹探查。激素治疗引起的溃疡出血,多用内科治疗,如鼻胃管减压,冰水灌洗胃腔,输血。个别病例有穿孔或出血持续48小时、需反复大量输血或有新鲜血液从肛门排出,可采用外科治疗。
慢性溃疡可自行愈合,也能复发。如有难于控制的反复大量出血、穿孔或幽门梗阻者须行手术治疗。方法有:
❶胃部分切除术。
❷迷走神经切断术合并幽门成形术,多用于十二指肠慢性溃疡。
❸高位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合并幽门窦部切除,切除胃壁约40%,可降低溃疡复发率,多用于溃疡病的选择性手术。术后偶有“倾倒”综合征。即胃切除后因胃容积缩小,食物迅速进入肠道,大量胰岛素分泌后,血糖含量下降,可产生恶心、呕吐、上腹饱满,腹部绞痛等胃肠道症状和心慌、出汗、眩晕、无力等神经、循环系统症状。

☚ 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   急性胃扩张 ☛
0001280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