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珍珠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珍珠母 【药物出处】:《海药本草》 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合浦珠母贝等贝类动物贝壳的珍珠层;主要含有碳酸钙及多种氨基酸等;咸、寒,归肝、心经。 [功效主治〕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烦躁、失眠等症,常与白芍、生地、龙齿等同用。用于肝虚目昏、夜盲,可与苍术、猪肝或鸡肝等同用;用治目赤羞明,可与菊花、千里光、车前子等同用。此外,本品研细末外用,有燥湿收敛之功,可用于湿疮瘙痒等证。 〔本草撷英〕 饮片新参: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癎,消热痞,眠翳。 〔名医心得〕 张海峰:脑外伤后遗症本品味咸性寒,有清热、潜阳、安神、定惊、明目等功用,常用于治疗脑外伤后遗症及高血压、神经官能症、顽固性头痛等证属肝阴不足、肝风肝阳上亢者,效果甚佳。用量:1.2克分冲。[1] 罗俊儒:瘙痒 珍珠母、生何首乌等,止痒效果很好,只要在辨证基础上加用这些药,往往能大大增强止痒效果,但必须重用,方能收效。[2] 岳思云:喘咳 本品甘咸性寒,有泻热定惊,镇心下痰等功用,故用于肺经郁热,痰喘惊抽等证有良效。民间亦有用本品治疗麻毒内陷,郁闭于肺之气喘鼻煽者。用法:与豆腐同煮,然后取出研磨成粉或用火煅研磨成粉备用。剂量:6个月~1岁,每次0.15克,每日三次;1~3岁,每次0.2~0.4克,每日三次,温开水送服。病势不减者,可连服几天。一般不需要加用其他药物,个别症情危重者,可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3] 〔药理与应用〕 1、实验证明,本品能增大离体蟾蜍心脏跳动的振幅。 2、珍珠层的硫酸水解物能抑制组织胺引起的肠管收缩,又可防止组织胺引起的豚鼠休克死亡。 3、其所含成分碳酸钙能中和胃酸。 临床可用治疗溃疡病、疼痛泛酸等。 〔剂量用法〕 内服:煎汤,15~30克,宜打碎先煎;或入丸、散。外用研粉调敷。 〔按语〕 珍珠母味咸性寒,功可平肝潜阳,重镇心神,又能清肝明目,为治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惊痫及目疾常用药物。入煎剂,宜打碎先煎30~60分钟。 【参考文献】: [1]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764 [2]刘尚义.南方医话.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1:352 [3]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85:600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