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齐物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齐物论 指中国战国中期唯心主义哲学家庄周所著《齐物论》中提出的理论。 说明其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后人称之为“齐物论”理论。在庄周的“齐物论”理论中核心问题是“齐万物而为一”的相对主义问题,其中主要有三个观点:(1)事物都是相对的观点。 “齐物论”的理论否认事物的差别性。庄周的理论是“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庄子·秋水》)他举最突出的例子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庄子·齐物论》)(2)认识没有标准的观点。 庄周在“齐物论”的理论中否认是非的标准。他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在人们的辩论中“彼出于是,是亦因彼”(《齐物论》),是永远分不清楚谁是谁非的。他否定客观真理,以主观随意性代替客观真理。 (3)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观点。庄周的“齐物论”理论以相对主义为基础,使他走上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 他怀疑人有认识能力和知识的可靠性,因此认为人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是徒劳无益,必然陷入困难的境地。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他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他说:“有始也者,有未始存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存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存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有孰无也。 ”(《齐物论》)世界是真有?还是真无?这是不可知道的一个问题。庄周的“齐物论”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中国古代认识史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对后来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特别是魏晋时期的玄学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