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长沙会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长沙会战 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侵华日军与中国军队在长沙地区的3次会战。 1939年9月14日,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冈村宁次率部10万从赣北、鄂南、湘北3个方向向长沙发动进攻,中国军队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6个军20万人阻敌。9月23日,日军突破新墙河畔“伯陵防线”(薛岳号伯陵),26日强渡汨罗江,29日到达长沙外围后,冈村宁次认为击溃第九战区主力的目的已经达到,10月3日,日军又退过汨罗江,双方军队均回原阵地对峙。1941年9月上旬,日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畿指挥4个师团、两个支队和航空兵海军各一部共12万人开始对长沙第二次进攻。薛岳指挥13个军17万人在长沙外围第一次会战的区域和长沙市郊与敌展开激战。 至9月下旬,南进的日军突破中国军队赣北、湘北、鄂南外线各阵地,迫进长沙近郊并向市内猛攻,薛岳指挥6个军在长沙东南地区反击日军。10月1日,日军撤退至新墙河以北,双方恢复原有阵地。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损兵数万。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防止中国军队策应广九路香港方面的作战,以4个师团3个旅团10余万人兵力分两路第三次进攻长沙,中国守军13个军17万人进行顽强抵抗。 12月24日至31日,日军3个师团先后突破新墙河、汨罗江防线南下,三面包围长沙。1942年1月1日,日军开始进攻长沙,受到中国守军第十军的英勇抵抗,两军激战两日,日军受挫。1月4日,中国守军第四、七十九两军对日军实施反包围,进行反击,迫敌从长沙近郊向东北方向撤退。中国军队跟踪追击,日军伤亡严重,至此,中国军队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