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脊柱肿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是指来源于椎骨与脊柱的良性与恶性肿瘤,包括血管瘤、巨细胞瘤、骨软骨瘤、脊索瘤、各种肉瘤及骨髓瘤等。
脊柱血管瘤最常发生于胸椎下段及腰椎上段,其次是颈椎及骶椎。10~30岁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男女发病率相等。主要症状是局部疼痛、背伸肌紧张、脊柱硬直、活动受限,并可有相应部位的神经根压迫症状。合并病理骨折时,可导致完全性截瘫。X线摄片可见椎体呈粗细不均的垂直条纹或网眼样结构,有时可见椎体膨大或塌陷,病变还可累及椎弓及横突。治疗采用放射疗法,使病变产生新骨。
脊柱巨细胞瘤是由多核巨细胞构成的骨肿瘤,虽属良性,但有复发、转移和恶变倾向,颈、胸、腰、骶椎均可发病,以骶椎较多,胸腰椎次之。男女发病数相等,好发于20~40岁之青壮年。肿瘤生长缓慢,最初症状为局部疼痛,晚期骨质破坏,可发生病理骨折而致截瘫。X线可见肥皂泡样囊性阴影。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但往往难以彻底根治,术后需辅以放射治疗。
脊柱骨瘤较少见,是良性肿瘤,见于青少年。肿瘤生长缓慢,随发育逐渐长大,发育停止后,肿瘤多亦停止生长。X线表现为局限性境界分明的骨性肿块,无症状的骨瘤可以一生中不被发现,或仅于体检中偶然发现,若肿瘤压迫脊髓及神经根,可引起相应部位的神经根痛和脊髓压迫症,这时才需考虑手术切除。
脊柱软骨瘤又名内生软骨瘤,由软骨组织构成,良性,好发于手、足等长管状骨,仅偶见于骨盆及椎体。单发,但亦可多发。病变发展缓慢,早期无何症状。X线表现为患骨膨胀,中央透光度增加,边缘整齐,偶见肿瘤内间隔及砂粒样钙化阴影。若肿瘤引起脊髓压迫症状,应作手术切除,手术务求彻底,因易引起恶变。
脊柱骨肉瘤由中胚叶组织衍变而来,为恶性度较高之骨肿瘤,好发于15~25岁的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约为2:1。脊椎并非骨肉瘤的高发部位,但因骨肉瘤总发病率高,使它在脊柱肿瘤中占首位。本瘤常以局部疼痛起病,开始为间隙性,以后呈持续性。肿瘤生长极快,短期内即可发展至截瘫,并可出现低热、体重减轻、食欲减退、乏力等全身症状。肿瘤有时可长至皮下,于局部触及肿块。X线片中可见脊椎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影,还可见肿瘤骨形成。由于肿瘤生长活跃,血清碱性磷酸酶可升高。骨肉瘤的治疗效果均不满意,手术仅起减压及暂时缓解作用,不能根治。放射治疗又不敏感,正在研究大剂量高压放疗。化学治疗可试用溶肉瘤素、阿霉素及三嗪嘧唑胺等新药。
脊柱骨髓瘤为起源于骨髓间叶细胞的恶性肿瘤,又称浆细胞瘤,常为多发性,好发于躯干和扁平骨如颅骨、椎骨、盆骨、肋骨、胸骨等。中、老年人发病较多,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1。疼痛为主要症状,椎体受累时,出现神经受压的根性神经痛,晚期导致截瘫,并逐渐出现进行性贫血和恶病质。X线片表现为受累骨的多数溶骨性穿凿状缺损,椎骨在早期出现骨质疏松及骨小梁变细消失,后期则发生压缩性骨质。血液化验可见血钙增高,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尿中出现凝溶蛋白(本周蛋白)等。治疗采用综合治疗,如纠正贫血,局部放疗及应用抗癌药及激素等,有效率可达70%,但尚无根治疗法。
脊柱脊索瘤来源于残留的胚胎脊索,好发于骶骨、尾骨及颅底部,偶可见于颈、胸、腰椎,男性多于女性,40~60岁成人发病较多。疼痛是主要症状,并根据肿瘤所在部位出现相应的骨破坏及神经压迫症状。X线表现为溶骨性破坏,偶见肿瘤内钙化点。脊索瘤对化疗及放疗均不敏感,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常因肿瘤所在部位的复杂解剖关系,难以彻底根治,术后可补加大剂量放射治疗,以延缓复发。

☚ 椎管内结核性肉芽肿   脊髓压迫症 ☛
000110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5: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