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志
十卷。 明释镇澄撰。镇澄,燕山广应寺僧人。清凉山亦名五台山。在山西五台县北百二十里。 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雄踞雁代,盘错数州。在四关之中,周五百余里。 左临恒岳,右带滹沱,北凌紫塞,南拥中原。《清凉山志》乾隆二十年(1755)刻本,共十卷。分为十门。一总标化宇。 二徵释化主。三五峰灵迹。 四诸寺名迹。 五帝王崇建。六名公外护。七菩萨显应。 八历代高僧。九异众感通。 十名公题咏。 兹篇中多阐扬佛教,以释言释。然其记汉明帝,因摩滕法兰,建伽蓝于清凉山。滕以山形若印度灵鹫山,寺则依山为名。 帝复以始信佛化,仍加大孚。考唐僧慧祥古清凉传云,大孚寺元魏文帝立,与兹篇异。兹篇似有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