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行政改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行政改革xíng zhèng gǎi géадминистратвная рефóрма

行政改革

行政改革

对国家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变动,有关的人事组织制度的改进、政府职能的转化以及办事程序的简化,统称为行政改革。我国行政部门林立、层次繁多; 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职责不明,互相扯皮,虚职、兼职、副职过多以及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妨碍生产的发展,必须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行政改革的内部包括: 行政部门人事制度的改革,这主要表现为对 “国家干部” 进行合理分解,改变集中统一管理现状,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行政制度、机构的改革,从机构调整配置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出发,适当加强决策咨询和调节、监督、审计、信息部门精简非职能机构; 行政管理手段的改革,这又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 另一方面从个人凭经验管理转变为利用电脑联络、凭借集体智慧进行决策管理。
我国从解放后到现在共进行了四次对于行政机构的改革。分别是:
(1) 1949—1959年改革。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的政务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执行机关、政务院下属35个部门: 政治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内务部、外交部、公安部、财政部、贸易部、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纺织工业部、食品工业部、轻工业部、铁道部、邮电部、交通部、农业部、林垦部(1951年改为林业部)、水利部、劳动部、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司法部、法制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华侨事物委员会、科学院、人民银行、情报总署、海关总署、新闻总署、出版总署、秘书厅。1952年,中国开始转向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苏联移植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相适应,政务院部门由35个增到42个。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各种组织法也相应地制定,从而建立了较完善的政权体系。根据这些法律,政务院改为国务院,对机构设置进行改革,增设20多个国务院直属机构,此时国务院共有64个部门。1955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又有较大增加,到年底,国务院工作部门增长到81个之多。随着机构膨胀,高度集权趋势愈演愈烈,毛泽东1956年就觉察到了这一问题,并在 《论十大关系》 中作了指示,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根据这一指示,国务院进行了机构设置变动,从1958年开始,对所属机构进行了精简合并。到1959年底,国务院共设六十个部门。至此,由确立到膨胀、然后精简的第一个循环结束。
(2) 1960—1981年行政机构变革。从1960年开始,中央为了对付 “左” 的偏差造成的困难重新强调统一。于是原来撤销的机构又相继恢复,而且增设了些部门。至1965年底,国务院已有79个部门,成为建国后第二次高峰。其中,经济部门的变化最大,数目由36个增加到53个。
鉴于机构改革误入第二个怪圈,人们开始认真地研究我国政管体制,并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但都因为 “文革” 的爆发而中止了。1967年5月开始,国务院重要部门实行军管,有的直接划归军队统属。1970年国务院决定把79个部门裁并为32个部门。1975年又恢复到52个。1976年 “文革” 结束。全国上下兴起了一股经济建设热潮,党和国家的组织也开始得以整顿。至1977—1978年3月五届人大开幕为止,这一年时间里国务院部门增设了20多个。1978年五届人大以后国务院的机构继续增设,到1981年底国务院机构共计100个部门,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峰值。
(3) 1982—1987年行政机构变革。1982年党的十二大决定进行第一步机构改革,其目的是为革除部门林立、机构臃肿、相互扯皮的弊端,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服务。根据精简重叠的机构、合并业务相近的机构这一原则,撤委并部,减少直属机构。这次改革注意到了经济发展对政府机构改革提出的要求,并力求为将来的经济改革创造条件,所以经济部门改革幅度较大,其中部分单位改成了经济组织。经过这次变革,国务院机构数由100个降为61个,其中经济管理部门由71个降为41个。但此后国务院又陆续增设了特区办公室、经济调节办公室、烟草专卖局、国家土地管理局等机构。到1986年国务院机构又膨胀到72个,精简机构的举措又失败了。
(4) 1988—1998行政机构变革。1982年的机构精简失败以后,人们对过去的做法有了深刻认识: 以前的精简机构都只是为了精兵简政而进行的,带有明显的运动性质。这种做法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决定政府机构设置的是政府职能,政府机构的设立,目的是为了履行一定的政府职能,政府机构的整体配置集中体现了政府对经济和社会进行管理的体制。以前的三次行政变革的失败,关键在于政企不分,党政不分。这个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高度重视。他在1986年9月会见日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时就说:“党的领导是不能动摇的,但党要善于领导,党政需要分开。” 在1986年时又作出指示: “企业下放,政企分开,是经济体制改革,也是政治体制改革。” 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大了改革的步伐。党的十四大召开,对党的政企不分关系作出了新的规定,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完成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党政分开,党管干部制度以及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又从根本上解决了党政不分的难题。这就使行政改革得以顺利进行。1998年,国务院新任总理朱镕基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对国务院机构设置作出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精简人员为总数的一半,将国务院组成部门减至29个。国务院下设: 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这次行政变革是建国以来变动最大的一次,也是人员调整最多的一次。中纪委监察部为此发出通知,严禁借机构改革之机,搞公款宴请等不正之风。朱镕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一次会议时也提出五项要求: 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恪尽职守,敢于说真话; 从严治政,敢于得罪人; 清正廉洁,惩治腐败; 勤奋学习,刻苦工作。可见本届政府对这次行政变革的重视程度和实施决心。

☚ 行政决策的特点   行政艺术 ☛

行政改革

administrative reform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