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化肥生产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二)化肥生产 (二)化肥生产福建化肥生产是从1960年起步,逐渐发展起来的。化肥以生产氮肥和磷肥为主,也生产复合肥和微量元素等化学肥料。经过35年的发展,全省化肥生产能力已达到相当的水平。据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至1995年全省有化肥生产企业100家,其中国有和集体化肥生产企业88家。1995年全省生产化肥51.04万吨(折纯)(表2-8-1)。全省最大的化肥企业是三明化工总厂,为综合性大型二级企业。较大型的企业还有福州市耀隆工贸总公司、顺昌富宝实业有限公司、龙海磷肥厂、福州硫酸厂、厦门化肥厂、南靖磷肥厂和邵武磷肥厂等,分别生产尿素、碳铵、磷铵、过磷酸钙等化肥。 表2-8-1 1960—1995年全省化肥产量
1.氮肥生产。福建氮肥生产始于60年代初,从1961年建成年产800吨合成氮的福州氮肥厂开始,陆续建设一批年产3 000—5 000吨规模合成氨厂,并于1966年开始建设三明化工厂。60年代共建设投产8个氮肥生产企业。1961年生产氮肥600吨(折纯,下同),到1966年氮肥产量提高到2.1万吨。三明化工厂原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4.5万吨合成氨,经过挖潜扩建,1980年生产能力已达到年产合成氨12万吨,还扩建成年产11万吨规模的尿素配套车间;目前生产能力已进一步扩大到年产尿素22万吨、碳铵12万吨的规模。 1969—1975年,是福建氮肥生产迅速发展阶段。1968年以前,全省氮肥厂所需的烟煤全部由山西省晋城煤矿供应。1968年永春化肥厂首先研制成功利用天湖山煤矿的粉煤为原料,生产碳化煤球造气,结合进行锅炉改造,改烧烟煤为烧白煤,成为全省第一个利用无烟煤生产合成氨的化肥厂, 解决了全省小型合成氨厂生产立足当地无烟煤粉的课题, 为全省小型合成氨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此后, 氮肥发展迅速, 到1975年新增加的小合成氨厂就有28个, 遍布全省各县,为支援农业生产作出重大贡献。1975年全省氮肥产量达到6.21万吨, 比1966年增长1.9倍。1979年后,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化肥的需要量日益增加,又陆续发展了10多家小合成氨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化肥供需矛盾。到1995年,全省氮肥年产量已达41.48万吨, 比1978年增长2.2倍。目前,全省氮肥通过少量进口可基本满足农业生产要求(表2-8-2)。
2.磷肥生产。福建有一半以上耕地严重缺磷,为了增加土壤磷份,1960年福州硫酸厂试产普通过磷酸钙成功后,在省内陆续发展起来一批磷肥厂。目前,全省拥有23个磷肥厂,生产能力34万吨。其中福州磷肥厂、闽侯磷肥厂等5个企业钙镁磷肥年产能力为10万吨。由于磷肥生产原料主要靠从省外进货,受货源、价格、运输能力等的制约,福建磷肥年生产量波动较大,但总的发展趋势还是向上的。1960年,全省生产磷肥0.19万吨 (折纯), 1978年发展到3.17万吨, 增长15.7倍,年递增达16.9%。1995年,全省磷肥产量达9.56万吨,又比1978年增产6.39万吨,增长2倍,年递增率为6.7%(表2-8-3)。 ☚ (一)化肥使用 (三)化肥调进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