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鹳雀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鹳雀楼旧址在永济县城西南旧蒲州城上。传说古代有鹳雀栖其上,故名。楼有三层,前瞻中条山,下临黄河水,是古时登览胜地。唐人留诗者甚多,作者的这首五绝可称为压卷之作。此诗所以脍炙千古,在于第一联仅十字,就展现出一幅壮丽开阔,绚烂多姿的画面,使景中有人、有情;后一联又“景入理势”,把这种恢宏的境界提高一层,极富哲理性,启发读者的思考,激动读者的心绪。 【作者】 王之涣(688—742),唐诗人。字季陵,郡望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北魏时为绛州刺史,因为绛(今山西新绛)人。以门荫补冀州衡水主簿,受人诬构,拂衣去官,优游南北山水,晚年补莫州文安尉。倜傥有才,其诗名重当时,“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尤以边塞诗知名,今存诗仅6首。 鹳雀楼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唐代属河东道)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下瞰大(黄)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诸三首能状其景。”鹳雀楼一作鹳鹊楼。李益七律“鹳雀楼西百尺穑”、王之涣五言绝句《登鹳雀楼》均指此。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樓閣部 > 樓名 > 鸛雀樓 鸛雀樓 guàngquèlóu 樓名。故址座落於山西永濟縣。因常有鸛雀棲息其上,故名。樓有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爲唐代登覽勝地,後被河水衝没。唐·王之涣《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五:“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唐人畱詩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暢諸三篇能狀其景。”參閲《嘉慶重修一統志·蒲州府·古蹟》。 鹳雀楼 鹳雀楼鹳雀楼位于永济市境内。楼为三层六面,堆塔式木结构,层层缩檐,角角伸挑,檐上竖木栏杆,楼身外围棂格糊门,形成随面六凌式绕楼走廊。每层斗拱承檩,楼阁式的挑肩覆顶,琉璃盖瓦,光彩夺目。鹳雀楼因鹳、雀二鸟皆栖其上,故名。鹳雀楼自古以来因其遐标碧空,倒影洪流,气势雄伟,风景幽绝,被世人誉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 ☚ 风陵渡 北武当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