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稳步发展阶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稳步发展阶段

(三)稳步发展阶段1980—1994年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业机械逐步从集体所有、集体经营为主向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的格局转化。农机具品种迅速增加,适合农户的小型拖拉机拥有量猛增,出现了国有国营、国有民营、集体所有个体经营、农户所有农户经营等多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农机经营形式变化见表2-4-1。但由于地块划小,大中型拖拉机数量急剧减少,导致农机化作业水平,特别是机耕地和机播作业水平大幅度下降。1982年,全自治区仅完成机耕地13. 97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6.18%,仅为1979年的38%;机播完成了9. 91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12.29%,是1979年的80%。经过几年的徘徊特别是1985年的农业滑坡,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强了农机化工作,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使全自治区的农机化工作结束了徘徊的局面,走出了低谷,农机化作业水平又有了持续稳步的发展。到1994年底,全自治区农机总值达10. 93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3.5倍,而农户所有占85%以上;平均每6户农户拥有1台拖拉机,灌区每4户1台。一个以农民投入为主体,国家、集体、农户共同办农机化的格局初步形成,农业机械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农民家庭的主要固定资产。


表2-4-1 农机经营形式变化

年 份经营形式变化情况后 果
1956试办第一个国营拖拉机站——永宁拖拉
机站
为永宁、银川、贺兰、平罗、陶乐等县代耕,起到宣传、示
范作用
1958—1962社有社营(除保留同心“八一”拖拉机站
外,其余下放公社)
由于公社缺乏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修理、供应跟不上,造
成机具“趴窝”,增加了社队负担
1962—1969国有国营(将公社农机站全部收归国营,
全自治区共建立18个拖拉机站,每市、县1
个)
技术力量集中,管理制度健全,维修人员和设备充实,提高
了生产率和耕作质量,降低了成本,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
不论社站办得好坏,一律收回,影响了社办机械化的积极性
1970—1980社队经营(将所有国营农机站全部下放,
社队购买社队经营)
组织机构、规章制度逐步恢复,管理体制逐步改善。由于发
挥了国家和集体两个积极性,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但因
要求限期实现农机化,农机化增长速度快,各方面的配合跟不
上,经济效益较差
1981—1994独户经营(除少数大中型农机具归集体经
营外,全部小型和大部分大中型农机具归农
户)
农民有了办农机化的自主权,调动了积极性,对农机具的选
择、使用、保养细心,经济效益较好。但管理、培训、供油、农
具配套和维修等服务工作有时跟不上
☚ (二)机械化与半机械化并举,以半机械化为主阶段   二、农业机械化水平 ☛

(三)稳步发展阶段

(三)稳步发展阶段1986-1993年

1986年是自治区“三北”防护林建设第二期工程实施的第一年,为了使林业持续、稳定地发展,自治区进行了一系列林业改革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1986年,全自治区开始实施工程造林,1987年推行《宁夏推广造林作业设计的规定(试行)》、《宁夏工程造林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宁夏林业育苗合同制实施办法(试行)》。这3个办法为提高全自治区造林质量和保存率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总结林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拓宽思路,解放思想,改变传统的林业格局,使林业走上生态经济型多元结构的路子。在此期间,深入调查林业内部结构,把发展以果树为主的经济林作为林业生产的主要内容。1986年元月召开的全自治区果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发展果树作为林业建设的一个突破口来抓”。1987年,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各部门就“宁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研究”进行论证,林业部门进一步明确了建立商品水果基地的指导思想和规划设想,从而掀起了全自治区以果树为主的经济林建设高潮。截至1993年,全自治区发展以果树为主的经济林3.06万公顷,果品年总产量达到5.6万吨。
在不断调整林业生产结构的同时,按照自治区川、沙、山三大块不同自然条件和特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林业建设项目和规模。
1.川区林业建设。在川区,自治区林业厅于1992年下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果园规范化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果树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优质、丰产、稳定,尽快发挥经济效益,进而加快了以苹果为主的商品基地建设步伐。结合平原绿化尽快使宁夏平原第二代农田防护林建设趋于完善。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引黄灌区第一代农田林网遭受天牛危害,基本丧失殆尽。为了恢复农田林网,促进农业上台阶,按照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立体模式高标准的要求,重新规划了第二代农田林网。计划到1996年完成6 123.6万株树、2.59万公顷的骨干林带营造任务。1993年已完成示范林带2 430条、428万株树、2 600公顷的任务。
2.风沙区林业建设。自治区的风沙危害来自东、西、北三面沙漠侵袭,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12.22万公顷,占全自治区国土面积的40.9%。发展林业是整治沙漠、改善沙区生态环境、开发沙产业、实现沙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根本措施。1991年全国治沙工作会议将《宁夏河东沙地及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综合治理开发》列为10年规划20个重点之一。自治区90年代初期对沙区进行全面规划,实施沙漠综合治理。1986—1993年,治沙造林面积达3.78万公顷,飞播造林1.13万公顷,发展饲料林8 867公顷,封沙育林育草8.35万公顷。
3.南部山区林业建设。六盘山林区经20年不懈努力,针叶林已达6 667多公顷,并逐渐扩展到外缘6县。1991—1993年,核心区发展针叶用材林面积8780公顷。90年代初期,南部山区又兴起仁用杏、仁肉兼用杏的“两杏”经济林发展热潮。“两杏”的发展不仅减少了水土流失,而且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在彭阳县已形成一项支柱产业。截至1993年,“两杏”已发展到3 333公顷。另外,还发展薪炭林1.82万公顷,缓解了燃料不足。
4.平原绿化。自治区平原绿化也有较快发展,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结束后,农田林网得到充实和完善,1986年已基本形成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小网格化。林木覆盖度达到9.3%-12%,林网化程度达到85%以上,四旁植树1.4亿株。对引黄灌区30万公顷农田起到了防护作用。自治区平原绿化县有11个,截至1991年全自治区达到林业部平原绿化标准,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的地市1个(银川市),县(市、区)7个(银川市郊区、吴忠市、青铜峡市、贺兰县、永宁县、中卫县和中宁县)。
5.速生丰产林基地。自治区速生丰产林基地主要有3处:灌区的吴忠市,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达667公顷;山区的彭阳县和六盘山林业局,以油松、华北落叶松为主的速生丰产林。1993年达3 800公顷,总蓄积量16.03万立方米。
6.人工造林。1986—1990年,全自治区累计人工造林合格面积174 246公顷,其中经济林19 940公顷,用材林17 607公顷,薪炭林6 387公顷,飞播666公顷,封山(沙)育林(草)4 800公顷,四旁植树15 889.1万株,育苗2 660公顷,义务植树2 568.92万株。据1990年资源清查,森林覆盖率由4.2%提高到4.85%。
1991—1993年,全自治区累计人工造林合格面积为57 160公顷,其中经济林10 700公顷,用材林12 367公顷,薪炭林11 127公顷,特用林53公顷,飞播10 867公顷,封山(沙)育林(草)21 067公顷,四旁植树3 481.67万株;育苗2 320公顷,义务植树2 880.05万株。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林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森林覆盖率、人均占有林地面积、林木蓄积量等诸方面都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必须坚持改革,转变观念,加强管理,加快发展,不断完善林业经济体制和调整林业生产结构,开创林业建设新局面。

☚ (二)突破性发展阶段   二、林地所有制 ☛
0002854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