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稳步调整阶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稳步调整阶段

(三)稳步调整阶段1978—1990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与此同时,中央发出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指示,农村经济呈现出大发展的局面,农、林、牧、副、渔各业持续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和措施,提出“乡镇、村、社、联户、户”一起办乡镇企业,五个轮子一起转,重点放在户办和联户办的要求,接着又做出了《关于发展第三产业》的规定,鼓励农民进城兴办第三产业。由于政策对头,措施得力,经过五、六年时间的积极调整,到1985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23. 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86. 8亿元,第二产业28.8亿元,第三产业8. 1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70.0∶23.3∶6.7。与1978年比较,一产业下降15. 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上升9.6和6. 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的发展,广开了就业门路,吸引安排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1985年全省已有97. 4万人从事工、商、建、运、服各业生产,比1978年增加1倍多。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不断提高经济效益,1985年以后,省委、省政府提出:“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同时,根据全省各地自然资源以及技术条件的差异,制定了中、东、西部和城市郊区的分区发展战略。由于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结构的牵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到1990年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34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06.9亿元,第二产业99.8亿元,第三产业40. 3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59. 6 ∶ 28. 8 ∶ 11. 6。与1985年相比,一产业下降10.4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上升5.5和5.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逐渐趋向协调。
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从第一产业起步的,主要是种养业,其布局的重点是在中部地区。进入80年代,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又扩展到东部地区。伴随着第一产业发展起来的第二、三产业的布局大体上也是如此,重点在中部地区,其次是东部和西部地区。所不同的是,二、三产业又相对集中于城市、小集镇及公路和铁路沿线。1990年农村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产值,中部地区(包括长春、四平、辽源)分别占全省的44.5%和51.0%;东部地区(包括吉林、通化、浑江、延边)分别占全省的31.0%和39.5%;西部(白城地区)分别占全省的24.5%和9.5%。

☚ (二)徘徊不前阶段   二、农林牧副渔结构与布局 ☛

(三)稳步调整阶段

(三)稳步调整阶段1979—1995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在党的政策引导下, 农民走上了多种经营之路, 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1993年, 农村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 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达863.73亿元, 其中: 农业总产值360.11亿元, 农村工业产值为364.96亿元, 农村建筑业产值36.4亿元, 农村运输业产值50亿元, 农村商业、饮食业产值52.26亿元, 分别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农业41.7%, 农村工业42.2%, 农村建筑业4.2%,农村运输业5.8%, 农村商业、饮食业6.1%。这期间, 乡镇企业四轮驱动, 农村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到1995年, 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高达2 072.19亿元, 农业占30.5%, 农村工业占52.6%, 农村建筑业占3.7%, 农村运输业占7.5%, 农村商业、饮食业占 5.7%。1990—1995 年, 农村经济以年均38.3%的速度发展, 整个农村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详见表3-1-1。

表3-1-1 农村社会总产值构成 (按当年价格计算)

单位:%
年份农 村
社 会
总产值
农 业
总产值
农 村
工 业
总产值
农 村
建筑业
产 值
农 村
运输业
产 值
农村商业
饮食业
总产值
年份农 村
社 会
总产值
农 业
总产值
农 村
工 业
总产值
农 村
建筑业
产 值
农 村
运输业
产 值
农村商业
饮食业
总产值
194910094.62.4 1.11.9198510069.517.57.13.02.9
1952
1957
1962
1965
1975
197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0.8
88.3
91.8
89.4
81.2
71.8
2. 9
3.3
2.0
2.2
8.7
11.0
1.8
3.6
3.0
5.3
7.9
15.1
1.2
1.0
1.0
0.8
1.2
1.2
3.3
3.8
2.2
2.3
1.0
0.9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65.2
64.7
62.4
59.5
57.8
(62.2)
19.9
19.2
21.4
25.6
27.2
(24.3)
8.1
8.1
7.7
6.3
6.1
(5.5)
3.3
3.6
3.7
4.0
4.0
(3.6)
3.5
4.4
4.8
4.6
4.9
(4.4)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76.3
73.4
73.9
75.7
71.1
72.1
9.0
11.5
11.9
12.4
12.9
14.1
12.6
12.0
10.6
8.4
12.5
8.0
1.2
1.9
1.8
1.8
1.8
2.8
0.9
1.2
1.8
1.7
1.7
3.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00
100
100
100
100
58.0
51.2
41.7
35.1
30.5
27.5
33.7
42.2
48.1
52.6
5.8
5.2
4.2
3.7
3.7
3.9
4.7
5.8
7.2
7.5
4.8
5.2
6.1
5.9
5.7

注: 1990年以前农业总产值按老计价方法计算, 1990年以后农业总产值按新计价方法计算 (下表同)。“新计价方法”指农民自产自用农产品按国家合同定购综合平均价计算; “老计价方法”指农民自产自用农产品按国家统 (收)购牌价计算。
☚ (二)“以粮为纲”阶段   二、农村产业结构 ☛
000316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