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社队企业发展的转折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社队企业发展的转折时期

(三)社队企业发展的转折时期1979—1983年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年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到1985年,社队企业的总产值占三级经济的比重,要由现在的百分之二十提高到一半以上。”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指出:“人民公社要根据当地资源优势条件和社会需要,在保证搞好农业生产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兴办公社和大队企业。发展社队企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也要为大工业、为出口服务。坚持自力更生,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地制宜举办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采矿业、建筑业、农机工业、运输业和其它工业。”同时,《条例》还就社队企业的劳动力安排、资金筹集、经营管理、利润分配以及手工业社(组)合并到社队企业后职工的工资、劳保福利待遇等方面的问题都作了具体规定。中共中央对发展社队企业的方针、政策明确的规定,标志着社队企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转折时期。1979年7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文件从18个方面对如何发展社队企业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以下简称十八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用法规形式颁发的第一个专门指导社队企业发展的文件。《十八条》的颁发,使社队企业的地位、发展方针、政策更加明确。从此,社队企业的发展有章可循,这对后来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发展社队企业的有关决策和国务院颁发的《十八条》,国家、财政、银行、工商、物资、税务等有关部门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社队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农业部加强了对社队企业的管理和指导。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央精神,加强了对社队企业的领导,于1978年正式成立了“贵州省社队企业管理局”,并由省委常委、省农办主任张玉环兼任省社队企业局局长;地、县两级也相应成立了社队企业管理机构。1980年,省委、省政府根据《十八条》精神,颁发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试行草案)〉的试行办法》,即黔府(1980)13号文件。它的颁发对促进贵州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这个文件没有深刻阐明社队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只允许区、公社和大队办集体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体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加上贵州地处内陆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农民文化素质低,资金匮乏,致使国务院颁发的《十八条》和省政府颁发的(1980)13号文件贯彻落实不够,贵州社队企业的发展失去了一次极其难得的机遇。到1983年,全省社队企业总产值只有6.48亿元,与先进省区的差距越来越大。

☚ (二)社队企业发展时期   (四)乡镇企业发展时期 ☛
000130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