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鲨”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7170见「鲨鳖」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鱗飾 > 鯊2
2  shā

亦稱“沙魚”、“鮫”。板鰓魚類通稱。種類頗多,性兇猛,捕食其他魚類。《說文·魚部》:“魦,魚名。出樂浪潘國。”徐鍇《繫傳》:“今沙魚。皮有珠文,可飾刀劍靶,皮亦可食。”《玉篇·魚部》:“魦,鮫魚。”宋·王禹偁《仲咸借予海圖觀罷有詩因和》:“鯧蚱脚多垂似帶,鋸魦齒密利如刀。”《正字通·魚部》:“鯊,海鯊,青目赤頰,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肥美。《六書故》曰:‘海中所產,以其皮如沙得名。哆口,無鱗,胎生。其類尤多,大者伐之盈舟。’”參見本類“鮫”。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鱗飾 > 鯋 > 鯊1
1  shā

亦作“魦”,亦稱“鮀1”、“吹沙”、“石鮀”、“䰿”。同“鯋”。《詩·小雅·魚麗》:“魚麗于罶,鱨鯊。”毛傳:“鯊,鮀也。魚狹而小,常張口吹沙,故又名吹沙。”陸德明釋文:“鯊音沙,亦作魦。鮀也,今吹沙小魚也。體圓而有黑點文。舍人云:鯊,石鮀也。”《文選·張衡〈歸田賦〉》:“落雲閒之逸禽,懸淵沈之魦鰡。”李善注:“毛萇詩傳曰:‘魦,䰿也。’”《後漢書·馬融傳》:“鰋鯉魦魦,樂我純德,騰踊相隨。”李賢注:“魦或作鯊。郭義恭《廣志》曰:‘吹沙魚,大如指,沙中行。’”唐·柳宗元《設漁者對智伯》:“始臣之漁於河,有魦鱮鱣者,不能自食,以好臣之餌,日收者百焉。”參見“鯊2”。

鯊圖

鯊sha

F58F
“鲨”的繁体。

鯊shā

S031
“鲨”的繁体。

鯊鲨,《説文》所無shā

[魚(意符) + 沙(聲符)→鯊(軟骨魚類,種類繁多,生長於我國海域的鯊有七十多種。鲨體紡錘形,略扁。鱗盾形,像砂粒,因而得名。鯊魚鰭發達,故行動迅速。鯊的肝富含維生素甲和丁,是魚肝油的原料。肉可食,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凡經濟價值高的物種,都應保護。對鯊也應“網開一面”,不能“一網打盡”。鯊性兇猛,肉食性。少數鯊能噬人,故海濱浴場必須在周邊設“防鯊網”,以確保安全。最令人感興趣的是鯊不患“癌”。使人聯想到鯊的染色體中必有“抗癌基因”。如能研究明白,將是人類健康史上的最大福音。鯊,又指淡水中虎頭大鰓的小魚,俗稱“虎頭鯊”,這才是 《詩經》中所説的鯊。)]
《詩經·小雅·魚麗》:“魚麗於罶,鱨鯊。”(成群的魚兒進魚簍,盡是黄鱨虎頭鯊。)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