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图拉佛立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图拉佛立像 马图拉佛立像印度雕刻在贵霜王朝时期(公元1~3世纪),由于国王迦腻色迦(公元78~120年在位)的极力提倡,雕刻佛陀造像蔚然成风,并逐渐形成了犍陀罗、马图拉、阿马拉瓦蒂三种迥异的地方风格。公元3世纪,恒河两岸的古摩揭国笈多王朝(公元320~600年)崛起。在旃陀罗笈多一世、二世等帝王的治理下,印度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上也出现了古典主义艺术的黄金时代。 马图拉佛立像 笈多王朝时期的雕刻继承了印度民族雕刻的传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有益影响,创造了符合印度人民审美理想的古典艺术典范。 笈多王朝造像总的基调是和谐、平衡、宁静。造像风格大体有两种: 一是萨尔纳特式,一是马图拉式。 这件佛陀像是典型的马图拉式。马图拉地处印度北部,与犍陀罗较近,故受其影响。但它具有更多印度本土风韵,体现了这 一时期的审美理想。佛陀为立像,身着通肩式大领袈裟,轻薄透体,衣纹流畅,若碧波荡漾。头发为典型螺旋式,顶髻较小,背光繁缛华丽,反衬出佛的庄严、静穆。佛头微低,颐腮圆满,眉上挑,眼下视,端庄安详,哲理明净,将庄严的睿智与理想的深情融为 一身,给人一种恬静、典雅、和谐之感。 笈多王朝马图拉式造像对中国早期佛像有 一定影响。 ☚ 持拂药叉女 奥尔梅克玉雕人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