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特别是在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精神的鼓舞下, 南汇全县呈现了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农村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1999年与1980年相比, 国内生产总值和工农业总产值分别增长22.38倍、19.29倍。其中工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25.26倍。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1999年 “二三一” 产业发展序列,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2:34.9:10.9。具体表现为:
第一产业稳定发展。南汇是江南典型的鱼米之乡。改革开放以来, 南汇始终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不动摇, 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 积极增加农业投入, 农业连年获得丰收,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1999年, 全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1.42亿元, 农业总产值17.5亿元。在坚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 南汇积极调整种养业结构, 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努力拓展农副产品流通渠道,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水平有新的提高。全县已建有一定规模的蔬菜园艺场10个, 畜禽饲养场548个, 水产养殖场150个。与此同时, 全县还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 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到1999年底, 全县拥有农业机械动力13.3万千瓦, 农业用电量2.4亿千瓦时。全县农业由城郊型向都市型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1999年, 全县粮食总产21.12万吨, 向市场提供肉猪63.6万头、水产品2.44万吨、蔬菜55.78万吨, 为上海的 “米袋子”、“菜篮子” 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形成了一批具有南汇特色的农副产品, 如浦东三黄鸡、优质西甜瓜、大团水蜜桃、牛肚雪菜、盐仓水晶年糕、特种水产等农副产品闻名海内外。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1999年, 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60.47亿元, 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56.5亿元, 占全县增加值的54.2%。工业经济进一步体现实力和水平, 全县已初步形成了汽车组装及零部件加工、新型建材、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等四大新兴支柱产业, 四大新兴产业产值已占全县工业产值的1/3强。一批高新技术项目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第三产业实现增速领先。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突破口, 成为南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1999年, 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39亿元, 占全县增加值的34.9%。南汇加大了商业改革力度, 新建、改建了一批现代化商业设施, 引进了上海农工商、上海华联等大型超市公司, 人均商业面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各类连锁店和大、小超市, 不断向集镇和社区延伸。全县116家集商业购物、文化娱乐、信息提供、技术指导为 一体的农村为农综合服务站, 有效地占领和开拓了农村市场。1999年, 全县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8.3亿元。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999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173.29亿元, 贷款余额为92.91亿元。保险业发展迅速, 1999年, 投保保险费收入达6271万元。此外, 信息咨询、技术、法律和会计服务等新兴行业也有较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