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断吸收先进的科技与管理方法
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竞争。乡镇企业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水平越高,产品质量就越好,经济效益就越佳,竞争能力就越强,企业就越兴旺越发展。所以,广东各地乡镇企业都千方百计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整体素质。
1. 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对同类的进口产品进行“解剖”研究,取各家之长,然后研制、创新,这是广东乡镇企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条“捷径”,也是节约外汇、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1982年至1991年的10年中,全省乡镇企业共引进具有80年代的先进设备100多万台(套),其中仅珠江三角洲七个市乡镇企业共引进国外各类先进技术设备达61万台(套),价值合计49. 7亿美元。通过这些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使过去较为落后的技术装备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同时也使乡镇企业从体力型、粗放型、内向型,逐步向智力型(科技型)、外向型转变,加速了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使 一部分传统出口产品得到升级换代,花色品种增多,档次、质量提高,竞争能力增强,逐步打进了欧、美市场。所以他们把引进先进设备美称为“洋为中用”。不少国优、部优、省优产品如裕华鸿运扇、神州热水器、爱德牌SYL系列电饭锅等都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这条“捷径”达到先进水平的。
2. 推广应用高新技术,或购买技术专利,开发新产品。广东乡镇企业十分重视抓好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优化行业和产品结构,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发展名、优、特新产品,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仅1992年,全省共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13个,新的花色品种8 936项,其中有2个产品获广东省优秀新产品奖,40项新技术分别获省科技进步奖。如宝安县引进推广的新技术项目就有150多个,其中有同位素仪表、太阳能产品、超声清污节油器、高级激光碟、超细纤维等新技术项目。同时,乡镇企业还十分重视利用专利技术,在边远、贫困地区许多乡镇企业是靠购买专利发展起来的。如化州县农药厂花22万元购买了低毒高效“灭杀死”农药专利,年产值1 500多万元,创利税200多万元。在国际展览评比会上被列为世界十大新农药之一。
3. 与科研单位合作,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一是内外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科技产品的开发。有的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挂钩,引进科研成果或接受技术转让,联合开发,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如珠海市南屏镇与北京化工学院、上海同济大学等合作开发的金刚石修整模具、磨具、不间断稳压电源、保鲜防腐系列产品的成功,增强了乡镇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二是以实施各项科研计划为先导,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实行生产一代、试制一代、设计 一代、构思一代,一开发成功就大批量生产,占领市场,创造效益。三是建立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和科研活动基地。乡镇企业主管部门与全国科技单位建立科技情报网络,为企业传递市场信息、介绍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动向。如顺德市已有2家乡镇企业建立了研究所,140家乡镇企业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担负起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工作。
4. 推广应用科学管理方法。广东的乡镇企业管理,在70年代前由于企业的规模小,设备简单,就地生产、就地加工,就地销售; 企业的管理是传统经验型管理,企业的经营方向,产品销售,只凭少数领导的经验决策行事。80年代后,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设备现代化,许多先进科学的管理办法应用到生产过程中,许多企业结合实际,改革了经营管理体制,加强了企业基础管理、专项管理、现代化管理。
(1) 基础管理。全省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内部都比较重视抓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各级主管部门积极指导和组织企业分别按照企业升级、财会工作、节能管理中的相应规定,进行了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工作的对标、整改补课和考核验收。同时分级办班培训企业管理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推动骨干企业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的轨道。
(2) 专项管理。企业专项管理是保证生产诸要素合理配置、各生产环节正常运行的关键。许多中大型乡镇骨干企业在抓好基础管理的同时,有重点地抓了质量、财务、设备、物资、安全等方面的专项管理,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促进企业各项专项管理协调、配套,充分发挥管理作用。如在质量管理上,他们制定了产品质量管理、计量管理、技术设计管理、工艺管理、生产过程的工艺监督、质量管理点、控制点的管理、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
(3) 现代化管理。在生产经营稳定、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中,都比较注重普及现代化管理知识,重视引进现代化管理方法和设施,有计划地招聘和培训一批现代化管理人才,逐步推行现代化管理,使乡镇企业管理上水平出效益。一些规模较大的省级先进企业和大多数国家二级企业程度不同地应用了微机辅助管理。1991年,全省就有36家乡镇企业先后获得省的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奖,年效益共达4 823万元,还有部分乡镇企业获得市的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奖。
通过抓企业基础管理、专项管理,现代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产品创优质和企业升级达标。广东乡镇企业中升级达标的都是规模较大的乡(镇)、村集体企业。1991年,全省乡镇企业已拥有国家一级企业1个,国家2级企业21个,全国乡镇企业系统先进企业35个,省级先进企业358个,国家二级节能企业2个,省级节能先进企业49个,会计达标1 050个,会计工作升三级企业150个,升二级企业3个,其中产品获国优金质奖2个,银质奖10个,部优产品311个,省优产品882个,获部级质量管理奖5个,省级优秀新产品奖167个,获国家二级以上计量级奖62个,获省级设备管理奖2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