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丝虫病的防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丝虫病的防治 (三)丝虫病的防治丝虫病防治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到50年代末,主要是调查确认,相继在信阳、永城等41个县发现有丝虫病流行。60年代,重点进行防治措施的研究。从70年代开始,以县为单位开展了大面积的普查普治工作。各病区县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丝虫病防治领导小组,下设防治办公室,各乡、村也设立了相应的组织。县按人口的2/万人抽调人员组成丝虫病防治专业队,由省按县总人口拨出防治经费,对于丝虫病阳性患者给予免费治疗。经1965—1968、1972、1979年3次全省性丝虫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证实全省有71个县有不同程度的丝虫病流行,其中,固始县为高度流行区,永城等26个县、市为中度流行区,焦作等44个市、县为低度流行区,河南省整体上属于中度流行区。1973年,在商丘县大固堆大队进行海群生药化食盐(简称“海盐”)防治试点,取得较好效果。随后又有9个县、市采用该防治方案。1974年,省卫生厅下达丝虫病防治效果考核标准,至1977年,遂平等6个县达到合格标准。1976—1977年,省卫生防疫站与上海市寄生虫病研究所在商城县鲇鱼山、河凤桥乡开展“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净化措施的研究”,结果,当地居民微丝蚴感染率由1976年实施措施前的1.03%下降至0.52%,但蚊媒幼丝虫自然大感染尚存,当地丝虫病未完全杜绝。1982年,商丘市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开展丝虫病净化工作,通过访视,未发现异常和新感染。1986年,全省共普查5 538万余人次,查出微丝蚴血症177万人次,治疗3 608万余人次。自此全省71个县市全部达到基本消灭标准。1987年10月,经卫生部专家组抽查复核确认,曾在河南省71个县、市流行、患者达250余万的丝虫病,经过多年的普查普治,已低于部颁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 (二)疟疾的防治 四、地方病防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