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良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良知 良知liánɡzhī━━ 好友,知己。南朝宋·谢灵运《游南亭》诗:“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唐·罗隐《秋日寄狄补阙》诗:“不为良知在,驱车已出关。” ☚ 弄梅 识荆 ☛ 良心;良知liánɡxīn liánɡzhī【同】 都是名词;都可以指正确的对是非善恶的内心认识。 良知liángzhī指良心 道德 道德道(~行) 德(名~;怀~;立~) 另见:行为 准则 规范 品德 品质 ☚ 道德 各种道德 ☛ 好友 好友友好(生前~) 良朋 良俦 莺友嘉友 嘉朋 相好 相交 凤侣 朋爱 好朋友 ☚ 旧友 交情深厚的朋友 ☛ 良知liáng zhī❶良朋,好友。谢灵运《游南亭》:“我志谁与亮,赏心惟~~。” 良知 良知Liangzhi明王守仁关于道德本质内容的命题。语出 《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指天赋的道德意识和认识本能。( 《朱子语类》卷十三)王守仁从主观唯心主义立场进一步阐述思想,他以“心本论”为基础,把“良知”与“天理”统一起来,纳入其“致良知”说。提出 “良知即是天理”。认为 “良知者, 心之本体”。“心之本体即是良知”( 《传习录中》)。他说: “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是 “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同上),其主要内容为仁义礼智信。人们按良知行事,也就顺应天理。“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物,则事物皆得其理矣。”( 《传习录中》)很显然,王守仁的这一命题,既是建立以 “心本体”为基础,以 “致良知”为核心的道德修养理论的需要,也是为了论证封建道德的合理性, 把封建道德说成是亘古亘今永恒不变地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 ☚ 恻隐之心 良能 ☛ 良知孟子伦理学概念。指人先天具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认识本能。参见“良能”和“哲学”中的“良知良能”。 良知conscience; intuitive or innate knowledg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