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心理卫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

即精神卫生。有狭义及广义之别:狭义的心理卫生,目的在于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广义的心理卫生,则以促进人们的精神健康,发挥更大的精神效能为目标。一般把比奈尼(Pinel)在1792年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作为心理卫生历史的起点。现代心理卫生则由美国人比尔斯所倡导。比尔斯将自己在精神病医院中自身的痛苦和所见所闻写成一本名叫《一颗失而复得的心》的书,于1908年出版。并由他发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这被认为是心理卫生运动正式开始的标志。最近半个世纪,心理卫生工作愈来愈受到重视。1930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大会的宗旨是“完全从事慈善的、科学的、文艺的和教育的活动,尤其是世界各国人民心理健康的保持和增进,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的研究、治疗和预防,以及全体人类幸福的增进”。1948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成立了世界心理卫生研究会,以后各国都相继成立分会,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分支。1936年我国部分专家学者发起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八十年代以来,心理卫生工作在我国得到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防治心理疾病的研究机构,宣传、咨询和服务机构也相应设立。在我国,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工作者等共同协作,以广义的心理卫生为目标的心理保健正蓬勃开展起来。内容上大体可分为个体心理卫生和群体心理卫生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胎儿期、婴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更年期、老年期的精神卫生等);后者是指不同群体(家庭、学校、工矿企业等)的心理卫生。总的目标是促进人们的精神健康,预防心理卫生问题以及精神方面的各种疾病的发生。

☚ 5.14 儿童心理卫生   心身医学 ☛
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xinli weisheng

即精神卫生。有狭义及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卫生,目的在于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广义的心理卫生,则以促进人们的精神健康,发挥更大的精神效能为目标。一般把比奈尼(Pinel)在1792年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作为心理卫生历史的起点。现代心理卫生则由美国人比尔斯(C.W.Beers)所倡导。比尔斯把自己在精神病医院中自身的痛苦和所见所闻写成一本名叫 《一颗失而复得的心》的书,于1908年出版。并由他发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 “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被认为是心理卫生运动正式开始的标志。最近半个世纪,心理卫生工作愈来愈受到重视。1930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大会的宗旨是“从事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的研究、治疗和预防,以及如何增进全体人类的幸福”。1948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成立了世界精神卫生研究会,以后各国都相继成立了分会,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分支。1936年我国部分专家学者发起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80年代以来,心理卫生工作在我国得到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防治心理疾病的研究机构、宣传、咨询和服务机构也相应设立。在我国,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工作者等共同协作,以广义的精神卫生为目标的精神保健正蓬勃开展起来。内容上大体可分为个体心理卫生和群体心理卫生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胎儿期、婴幼儿期、童年期、更年期、老年期的精神卫生等);后者是指不同群体(家庭、学校、工矿企业等)的心理卫生。总的目标是促进人们的精神健康,预防心理、精神方面的各种疾病的发生。

☚ 指数评价法   心身医学 ☛

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

又叫精神卫生,系指对人品格、道德、精神、情操、理智、情感、习惯进行正常健康的培养而言。心理卫生需从幼儿期开始,并应长期坚持。心理卫生良好的人,有利于身心健康与事业发展。反之,如心理卫生不佳,则可影响身心健康的发展与进取。在医疗单位对精神病病人应重点进行心理卫生的教育与培养。

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Xinli weisheng

又称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心理保健。该术语既指一种心理健康的状态,又可用于指研究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与方法,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一门学科。早年的心理卫生运动起源于18世纪末的法国P·皮内尔打开精神病人锁链的创举。1908年美国耶鲁大学学生C·W·贝尔斯,对预防精神病和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问题,发表了自传性著作《一颗自我发现的心》(A Mind That FoundItself),揭开了世界性心理卫生运动的序幕。1909年成立了“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1930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并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此后这一运动遍及世界许多国家。中国在30年代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80年代又重建并恢复了活动。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促进了精神病院的改观,并把精神病人返回社会的问题提上了日程。到现在,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已逐渐扩大,从提高精神病人的治疗效果到帮助精神病人重返社会;从强调精神病的预防到塑造健全的人格;心理卫生对象也由精神病患者到没有精神病疾患的每个社会成员和社会团体的心理健康方面。亦即该项工作重点已从精神疾病的防治转移到如何使人们更加健康地生活。在学校这一环境中,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卫生问题应受到重视。尤其是应及时帮助学生摆脱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不良心理状态,如自卑、孤僻、社会性退缩、羞怯、焦虑等,使学生能健康地成长。

☚ 卡特尔人格测验   防卫机制 ☛

心理卫生

❶维护身心健康,尤其是预防精神疾病的心理学原则和措施的总和。现已发展为一种世界规模的社会运动。就其理论意义而言,则属于医学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❷一种心理健康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个体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

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老年期的心理卫生/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老年人心理卫生的原则/老年期心理卫生的内容/人格与衰老/衰老的情志说/“神”与身体的关系/恐老/老感/环境与老年人的脾气/退(离)休综合症/坏情绪的克服法/敌视情绪损害健康/怒火伤身/大发脾气与身体健康/自我封闭损寿/牢骚满腹与心理失衡/长吁短叹伤身/老年人忌忧愁/少操心和不干预/抹去心灵上的皱纹/发怒与制怒/制怒六法/难得糊涂/不服老不易老/心平则气和/“笑一笑,十年少”/老年人的自我形象/胸襟开阔益寿/病从心人

☚ 生活篇   老年人的身心特点 ☛

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

是研究如何促进各年龄组人群心理健康的科学和措施。健康不仅是生理功能正常无病,而且还要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心理卫生研究促进优生和优育,促进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关注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卫生问题。

心理卫生

mental health

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psychohygiene

亦称“精神卫生”(mentalhealth),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原则来保持与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即通过讲究心理卫生,培养人们的健康心理,从而达到预防心身两方面各种疾病的目的。具体地说,心理卫生的宗旨在于促进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保持成人的心理健康;预防各种心理障碍,包括精神病、神经症、心身疾病、病态人格、精神发育迟滞;消除引起心理压力、影响心身健康的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

☚ 心理统计学   心理卫生学 ☛
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

(1) 即“心理健康”。(2) 运用心理知识,结合教育、家庭、医学等方面的技术和手段,防止心理疾病,保持和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活动的总和。心理卫生运动的发起人和倡导者是曾患精神病的美国人比尔斯,比尔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于1908年出版了《发现自我的心灵》。由此引发一场心理卫生运动。1908年,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成立;1930年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成立;1948年,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WFMH)成立。中国的心理卫生协会成立于1936年,后因战乱停止。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恢复,对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 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 ☛
0000492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