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耳与经络的关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耳与经络的关系

耳与经络的关系

人体经络纵横交错,分布全身,是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保证了身体各部营养的供给,同时对于各部的联系也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大的或主要的经络均循经或有分支汇聚于耳,故《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又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中,与耳关系比较密切的经脉和穴位有:
足少阳胆经: 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其经气环循于耳,故对耳的生理及病理变化影响甚大,尤其是耳部实热病症,多与胆经有关。如《素问·热论》说:“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本经于耳的病症多见耳内胀塞、耳痛、流脓、耳鸣、耳聋、眩晕等症。临床上,常取胆经穴位,如听会、上关、完骨、窍阴、曲鬓、颌厌、浮白、侠溪等以治疗上述耳病。
手少阳三焦经: 其经脉也环绕于耳部,其中一个分支从膻中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另一个分支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本经于耳的主要病症有耳聋、耳后疼痛。如《灵枢·经脉篇》说:“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用于治疗耳病的穴位有: 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髎、液门、中渚、外关、会宗、三阳络、四渎、天牖等。


耳鼻咽喉口腔部经脉及穴位


1.玉液 2.金津


手太阳小肠经: 它的一个分支,由目锐眦,却入耳中。本经于耳的主要病症为耳聋等。常用于治疗耳病的本经穴位有听宫、后溪、腕骨、天窗、天容、颧髎等。
足阳明胃经: 其经脉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本经于耳的主要病变为耳痛、耳部湿烂、耳聋等。用于治疗耳病的本经穴位有下关、足三里、解溪等。
足太阳膀胱经: 从巅至耳上角。本经于耳的主要病变有耳痛、耳聋等。用于治疗耳病的本经穴位有通天、络却、昆仑、申脉等。
除了以上主要经脉外,还有手少阴之脉络于耳中; 手阳明之脉,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 手心主之正,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 足少阳之筋,直者,循耳后;足阳明之筋,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后。
位于耳及耳旁的局部穴位有足少阳胆经的听会、上关、完骨、窍阴、曲鬓; 手少阳三焦经的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髎; 手太阳小肠经的听宫等。
☚ 耳与脏腑的关系   耳壳分属及穴位 ☛
000198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