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梨黑星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梨黑星病pear scab又称疮痂病。梨树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的梨黑星孢(Fusicladium nashico-la Tanaka et Yamanoto),有性态是子囊菌亚门的梨黑星菌(Venturia sp.)。危害嫩梢、叶片及果实。多在叶背主脉基部及其附近产生黑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重病叶布满黑色霉层,焦枯早落。病幼果上产生淡黄色近圆形斑,黑色霉层脱落后,病斑呈灰白色疮痂状,木栓化,病果常畸形并龟裂;果实生长中后期受侵染后发生黑色凹陷病疤,病果不变形,但外观及品质均明显下降。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枝梢病组织、芽鳞内或病落叶上越冬。翌春盛花期后,病芽梢上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侵染新叶及幼果。温湿条件适宜地区病落叶上可形成子囊壳,其子囊孢子亦可引起初侵染。生长季节以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春季低温多雨,夏秋季降雨量偏多,有利于发病。中国梨品种多感病,日本梨品种次之,西洋梨品种抗病。以搞好冬季清园消毒、从展叶期开始连续喷药为主要防治措施。 梨黑星病由梨黑星菌 (Venluria pyrina) 侵染梨树各个器官引起的严重病害。幼果受害早的发生大黑斑,逐渐硬化,稍凹陷,表面龟裂,湿度大的生出黑霉,果实畸形。叶片受染后也发生霉斑,有时因叶脉受害而表现出凹凸不平的症状。受侵染的新梢枝条产生不明显的小疤斑。潜伏在枝梢(或芽梢),冬芽中的越冬菌丝体及分生孢子或在落叶中的子囊腔中的子囊孢子是来年初侵染源。潮湿高温条件下能由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引起严重损失。缺肥而树势衰弱是发病诱因。防治方法:彻底消灭越冬菌源,增强树势;发芽前及落花后喷波尔多液或托布津、多菌灵等保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