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血液病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血液病学hematology

系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科。主要研究造血系统解剖、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及防治等内容。血液疾病发病率比较高,有些先天性血液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硬化症、粒细胞减少症、溶血性疾病等治疗比较棘手,对人类的健康危害较大。近年来随着整个医学科学及相关学科的进展,如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等的进展,血液学已有很大进展,某些先天性遗传性血液疾病病因已被阐明并有了较好的防治措施;白细胞介素及骨髓移植对治疗白血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已取得突破性地进展。

血液病学hemotology

是研究有关造血系统的生理、病理和临床的一门科学。随着血液生理、生化、免疫、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物遗传工程和细胞动力学以及其他边缘学科的进展,不断地深化和扩大了血液病学的范畴。

血液病学/血细胞的起源、生成和破坏/骨髓的结构和功能/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脾脏的结构和功能/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转铁蛋白缺乏症/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巨幼细胞贫血/维生素B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棘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酶缺乏的溶血性贫血/葡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红蛋白S/血红蛋白C/血红蛋白D/血红蛋白E/不稳定血红蛋白/血红蛋白M/氧亲和力改变的血红蛋白/海洋性贫血/β海洋性贫血/δ海洋性贫血/血红蛋白Lepore综合征/遗传性胎儿血红蛋白持存综合征/α海洋性贫血/血红蛋白Constant Spring/血红蛋白Q/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卟啉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温抗体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冷凝集素综合征/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药物诱发的免疫溶血性贫血/机械性溶血性贫血/创伤性心原性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化学物品及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烧伤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症状性贫血/感染性贫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贫血/恶性肿瘤的贫血/肝病的贫血/内分泌疾病的贫血/急性失血后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假性红细胞增多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类白血病反应/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及红血病/急性未分化细胞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肥大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巨核细胞白血病/先天性白血病/白血病前期/隐袭性白血病/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转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多毛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何杰金病/非何杰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瘤/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重链病/淀粉样变性/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组织细胞增生症/葡糖脑苷脂病/神经磷脂病/海蓝色组织细胞增生症/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纤维化症/脾机能亢进/出血性疾病/正常止血机制/紫癜/血管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功能缺陷的疾病/血液凝固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甲/血友病乙/血管性血友病/因子Ⅺ缺乏症/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维生素K缺乏症/肝病引起的凝血障碍/循环中抗凝物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溶解症/红细胞血型抗原及抗体/白细胞抗原及抗体/血小板抗原及抗体/血液保存/输血及血液成分输血/血浆及血浆成分输血/骨髓移植

☚ 咽喉部损伤与异物   血液病学 ☛

血液病学

血液病学

血液病是指原发或主要发生于造血组织并以血液异常为其主要表现的疾病。血液病学是以研究造血组织和血液的生理和病理为中心的,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它广泛地涉及到细胞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很多基础学科以及临床医学的许多分科。
造血组织包括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血液由细胞成分和液体成分所组成。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各种白细胞和血小板;液体成分为血浆,含有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以及其他化学物质。因此反映造血组织的病理生理的疾病,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疾病,以及血浆各种成分异常的疾病均属造血系统疾病——即血液病的范畴。
临床血液学的研究对象有各类贫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异常,各型白血病和各种白细胞的病理变化,各类出血性疾病和凝血机制的缺陷,以及血浆各种成分的异常等。
产生血液病的原因很多,如遗传因素、感染、营养和代谢异常、药物及化学毒物、物理因素(放射、烧伤等)、变态反应、癌肿、身体其他系统的疾病,以及其他未明的原因等。
血液病的发展是和与医学有关的各基础学科和其他临床学科的发展史密切联系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新发现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创造和应用往往是推动并加速血液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动力。在西方自然科学兴起以前,宗教家和哲学家对人的血液和健康及生命的关系曾有过种种的假设和推测,但这些假设和推测都具有浓厚的迷信和神秘的色彩。十七世纪显微镜的发明初次提供了客观地观察血液有形成分的有用工具。红细胞(Le-euwenhoek,1673)、白细胞(Senac,1749)和血小板(Do-nne,1842)相继被发现。十九世纪中叶始有人设计可用以计数血细胞的方法,并逐步加以改进(Vierordt,1852;Gramer,1855;Hayem,1875等)。随后,测定血中血红蛋白含量的方法也建立了(Gowers,1878;Sahli,1895)。这就为临床不同程度的贫血和白细胞、血小板数值的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的观察提供了客观的定量数据。十九世纪后期,血细胞染色法的发明(Ehrlich,1880)开辟了形态学研究的新途径。直至本世纪初期,形态学的研究一直是血液学的主要内容。染色液得到了改进(Roma-novsky,1891; May and Grunwald,1902; Giemsa,1902;Wright,1902)。特殊的细胞染色法(如过氧化物酶及其他化学染色、活体染色等)相继建立,为细胞化学和组织化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物理学(光学、电子学等)的进步和精密仪器的创造(如相差、荧光和电子显微镜等)人们又能进一步观察血细胞和造血组织的超微结构。
历史上早就有人设想并试图对大量失血的人进行输血,但只有在本世纪初红细胞血型(Landsteiner,1900)的发现才奠定了安全输血的基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3~1918)输血对抢救战伤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大量失血病人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随后输血的方法即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得到改进。本世纪四十年代初Rh血型系统(Levine,1940)及其后更多血型系统的发现大大推动了血细胞免疫学的研究,至今被查出的红细胞抗原因子已达400种以上。到了五十年代白细胞抗原又被发现(Dausset,1954),它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组织和器官移植的HLA配型,很快就受到重视。同时,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型系统在人群中的分布,对人类遗传学和人种学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过去人们早知道粒细胞在防御感染性疾病中的重要性,而淋巴细胞则未被重视。最近二十余年来(Gowans等,1960年前后),它已逐渐成为免疫学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对象。人们对于B细胞和T细胞的不同作用和在临床上的意义已有日益深入的了解。三十年代中期维生素K和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现推动了关于凝血因子和凝血机理的大量研究。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多种凝血因子的相互关系和作用逐步得到阐明。血友病和其他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取得了很大成绩,提高了诊断与治疗的水平。Cooley在1925年即已报道过以其名字命名的溶血性贫血病例。镰形细胞贫血也早已有人报道(Herrick,1910)。后者的血红蛋白特性则是在三十余年前才被Pauling (1949)所阐明。Pauling的工作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从那时起关于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研究有了迅速的进展,同时血红蛋白病(包括镰形细胞贫血及多种海洋性贫血)的分类和性质的研究亦日益深入。最近二十年来临床和实验血液学家、生物化学家、免疫学家、遗传学家及其他科学工作者还通过对这类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细胞学的研究,特别是关于红细胞的膜、酶、抗原抗体、血红蛋白的化学结构以及影响红细胞寿命的种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关于各种溶血性疾病的性质和机理的资料,对诊断和治疗作出了贡献。
“恶性贫血”在1926年以前曾经是不治之症。Minot等(1926)首次报道用肝治疗此症的成功经验。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贡献,因为它开创了应用科学实验,即病理生理学的方法于临床研究的新时期。Castle (1928)根据一系列精心设计和严谨的实验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外因子”、“内因子”的概念,推动大量生物化学的研究,终于导致在四十年代中期发现维生素B12和叶酸,并证明其有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Castle的概念也因此而得到证实。
关于造血功能的研究,近三十年来也有很大的进展。前人设想的“红细胞生成素”的存在已被证实。利用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的方法对于各类血细胞从干细胞分化和成熟过程的研究已经取得大量有用的资料。细胞动力学的研究正在向前发展中。
多年来白血病一直是血液病中一个深受重视的课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放射疗法曾经是治疗慢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四十余年来陆续有各种化学药物应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根据细胞动力学的研究,针对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成熟阶段而采用不同的化学药物和药物的不同组合,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治疗措施中,防治感染受到重视。近年来由于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免疫治疗又为白血病提供了一个可能有用的方法。目前少数痊愈的病人已有报道,较多的病人取得了较长时期的缓解。关于白血病的研究和治疗的任何新成就都将为解决其他癌瘤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血液病学的发展史,结合近年基础医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的蓬勃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展望未来,可以预期,有许多当前尚未解决的问题将逐步得到阐明和答案,同时血液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也必将有新的突破。

☚ 血液病学   血细胞的起源、生成和破坏 ☛
000072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