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等张性低氧血症。动物因血氧容量降低,而导致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缺氧病理过程。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一氧化碳中毒所致血红蛋白减少和亚硝酸盐中毒血红蛋白变性时。
血液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其性质改变,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而引起的缺氧。
血红蛋白量的减少见于严重贫血和血液稀释。由于动脉血氧分压正常,外周化学感受器缺乏刺激,因而肺通气量不增加,但血液粘滞性降低,血流速度加快。因此,在单位时间内,对组织的供氧减少不多。血红蛋白质的改铁变为三价,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本身不仅不能携氧,而且还能使红细胞中所余的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氧不易释出,而致组织缺氧。高铁血红蛋白呈咖啡色,故出现类似紫绀的表现。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00~250倍,因此,只要肺泡内一氧化碳分压达到0.4mmHg,就可形成足量的碳氧血红蛋白(HbCO),引起缺氧。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后,不仅失去携氧能力,而且还使氧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增强,氧解离曲线左移,释氧减少,因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小于正常。由于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而外周化学感受器对一氧化碳又不敏感,所以不出现呼吸加强现象。HbCO为樱桃红色,因此病人皮肤和粘膜也显此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