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血液病的咽喉部表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血液病的咽喉部表现

血液病的咽喉部表现

血液病常出现咽部症状,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粒细胞缺乏症、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紫癜、贫血等,常有咽部病变,甚至某些血液病,咽部表现为首发症状。尤其是前三者,常在咽部有较明显和典型表现,故亦称为某原发病的咽峡炎,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性咽峡炎、粒细胞缺乏性咽峡炎、白血病性咽峡炎。因此,临床上不应只重视局部病变,而忽略全身病情。如不作全身和血液检查,则其原发的血液病可能被误诊或漏诊,致延误治疗。
血液病在咽部的主要表现如下:(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除发热、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外,自发病1~2日后可有咽梗阻感或咽痛。检查可见咽粘膜、软腭充血,悬雍垂水肿,扁桃体肿胀,少数病例可见白膜、溃疡,咽壁及咽侧束淋巴滤泡增生,舌扁桃体及增殖体亦肿大。腭部可出现多数针尖样瘀点,边界清楚。咽部症状多在热退后逐渐消失。血象: 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多,早期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以后则淋巴细胞增多,并伴有异性淋巴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正常,血清嗜异体凝聚反应阳性。
(2) 粒细胞缺乏症:其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易于感染。常有畏寒发热,头痛咽痛。咽部表现常由继发性感染所致。口腔及咽部粘膜充血红肿,扁桃体肿大,扁桃体、腭弓及软腭早期可见小而浅的溃疡,边缘不齐;但基底尚清洁,覆有黄色渗出物。当粒细胞高度减少,溃疡迅速侵入深层,其上覆有黄褐色或灰绿色坏死组织,有口臭,溃疡边缘并向四周扩展,但界限分明,周围粘膜呈青紫色,触之柔软易裂。血象:白细胞总数常<2000/mm3,中性粒细胞极度减少,但红细胞及血小板大致正常,血沉加速。
(3) 白血病: 本病特点为全身性白细胞异常、过度增生,大量白细胞浸润各种组织。除发热、出血、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外,多数急性白血病早期即有口腔、咽部症状,粘膜肿胀苍白,经继发感染,局部常出现坏疽性病变,牙龈呈粉红或紫红色,肿起如蕈样赘肉或溃疡坏死。涎液多,口臭,扁桃体肿大,并多显坏死性病变,或仅为表浅溃疡,上覆灰白色假膜,触之易出血。同时粘膜常出现瘀点及瘀斑,轻微外伤易引起严重出血。血象: 急性白血病白细胞总数多寡不一,周围血片中常发现幼稚型白细胞,贫血进展迅速,血小板减少。
至于贫血如再生障碍性、缺铁性贫血等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咽部表现为贫血,粘膜苍白及粘膜溃疡,出现瘀点及瘀斑。这些症状有时也可累及喉部,引起喉粘膜肿胀,致发生呼吸困难,甚至须作紧急气管切开术。
凡具有急性咽峡炎临床表现,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者,应详询病史,进行血液学和血清学检查,不难作出正确诊断。但必须与扁桃体周围脓肿、溃疡膜性咽峡炎、咽喉白喉、疱疹性咽炎、脓毒血症性咽峡炎等相鉴别。
治疗多采用
❶全身支持疗法,如补充营养,提高免疫效能,增强抵抗力。
❷控制和治疗继发感染,先应用广谱抗生素,然后再按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调整用药。
❸保持口腔清洁,抑制细菌繁殖。起病即用复方硼砂液或0.02%呋喃西林液含漱;出现坏死溃疡者,可用过氧化氢液或0.1%洗必泰液漱口,亦可用洗必泰喉片含化,患处可涂1%龙胆紫或1%洗必泰甘油,有助于溃疡修复。
❹选用适当方法预防出血或止血。
❺对某些病例也可考虑试用类固醇。
❻有人报告对某些病灶型扁桃体炎,在一定条件下,做好防止出血、感染的综合措施后,切除扁桃体(急性白血病除外)。对血液病可起到辅助或直接治疗作用,但必须慎重将事,不可冒昧施行。
❼其他治疗方法均应根据诊断及病情,按血液病科治疗。

☚ 溃疡膜性咽峡炎   增殖体肥大 ☛
0001208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