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义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义府614—666唐大臣。瀛州饶阳(今属河北)人,迁居永泰(今四川盐亭)。贞观八年(6 34年),以对策擢第,补门下省典仪。受马周等推荐,任监察御史。又兼太子舍人,加崇贤馆直学士,与太子司议郎来济均以文墨知名,时称“来、李”。高宗即位,升中书舍人。永徽二年(651年)兼修国史,加弘文馆学士。高宗将立武后,他极力赞助,升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显庆元年(656年)进爵为侯。二年,为中书令,进封河间郡公。三年,与中书令杜正伦争权,贬为普州刺史。四年召回重为宰相。曾令太子洗马史玄道、太常丞吕才等重修太宗时《氏族志》,不论门第,凡得五品官皆升士流,并更名为《姓氏录》。后以“阴怀异图”罪长流嶲州,忧愤而死。为人貌状温恭带笑,而内则褊忌,人言“笑中有刀”,也称为“李猫”。 李义府 李义府614—666永泰(今四川盐亭东北)人,原籍瀛州饶阳(今属河北)。唐太宗贞观八年(634),举进士,授门下省典仪,历仕监察御史、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与太子司仪郎来济均以文章见知,时称“来、李”。高宗即位,迁任中书舍人兼修国史,加弘文馆学士。因主张立武则天为后而重用,高宗永徽六年(655)拜相,任中书侍郎参知政事,封广平县男。义府外表恭顺,内里阴险偏忌,时称“笑中刀”、“李猫”。后改任中书令,兼检校御史大夫,封河间郡公,为人贪婪无厌,多引心腹,广树朋党,倾动朝野。显庆三年(658),以与大臣不和之罪免相,贬为普州刺史。翌年,复拜相,又兼吏部尚书等职。为相凭借武后之势,恣意妄为,并以鬻爵为事,百官怨而不敢言。龙朔三年(663),流放巂州。乾封元年(666)卒,追赠扬州大都督。义府尝参修《晋书》、《永徽五礼》、《姓氏谱》等,又撰有《宦游记》二十卷及《李义府集》四十卷,今《全唐诗》存诗八首。新、旧《唐书》有传。 ☚ 于季子 长孙正隐 ☛ 李义府614—666瀛州饶阳(今属河北)人。迁居永泰(今四川盐亭)。太宗时任门下省典仪。高宗时累官礼部尚书。因罪流放嶲州。《全唐诗》存诗八首。 李义府【同义】总目录 李义府人猫李猫 李义府614—666唐朝大臣。瀛州饶阳(今属河北)人,迁居永泰(今四川盐亭)。出身寒族。高宗时,任中书舍人。因与许敬宗等密谋协助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擢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显庆二年(657年)任中书令,与许敬宗共执朝政。曾奏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不论门第,凡任五品官者皆升士流,以提高庶族地位。他在朝卖官鬻爵,广树朋党,后以罪流放嶲州。 李义府614~666Li Yifuman of letters of the Tang Dynasty.Works: Records of Being in Government Service Away from Home,etc. 李义府唐瀛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贞观(627—649)中,历任门下省典仪、监察御史,令预撰《晋书》。高宗立,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加弘文馆学士。与许敬宗助武则天为后,寻擢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赐爵广平县男。义府貌状温恭,然笑中有刀,时人称之“李猫”。义府贪得无厌,卖官鬻爵,广树朋党,倾动朝野,中伤良吏。曾主持重修《氏族志》,更名为《姓氏录》。后因罪流配巂州,(今四川西昌),忧愤而死,年五十余。有文集三十余,传子代,又著《宦游记》二十卷,已亡佚。 李义府614—666唐大臣。瀛州饶阳(今属河北)人,迁居永泰(今四川盐亭)。出身寒族。太宗时,为太子舍人。贞观八年(公元634年), 以对策擢第,任门下省典仪。高宗即位,任中书舍人,与许敬宗拥立武则天为后,升中书侍郎参知政事。显庆二年(公元657年),任中书令,后改右相,与许敬宗同执朝政。曾奏委吕才等重修《氏族志》,不论门第,凡得五品官者皆属士流。他为人奸诈,时号“笑中刀”,称为“人猫”。后因罪流放 李义府614—666唐瀛州饶阳(今属河北)人。高宗即位,任中书舍人,与许敬宗赞助武则天为后。升任中书侍郎、中书令等职。曾主持重修《氏族志》,不论门第,凡得五品官皆升士流。后因罪流放嶲州,忧愤而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