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插汉儿亦作“插汉”、“察罕儿”、“擦汗儿”、“察哈尔”等。蒙古旧部名。明时为东部蒙古(鞑靼部)六万户之一, 属左翼三万户,为大汗的直辖部,下属八个鄂托克。达延汗依靠该部并联合左翼之喀尔喀、兀良哈两部击败右翼三部,统一蒙古各部。初驻牧于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塞外, 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一带。至打来孙(1520—1557)时,右翼土默特部俺答汗的势力强大, 惧为所并, 遂徙幕东方, 进入大兴安岭以东地区, 残破泰宁、福余等卫, 臣服女真各部。林丹汗继位后, 俺答汗系势衰, 察哈尔成为蒙古强部,力图重新统一蒙古各部,同后金努尔哈赤对抗, 于崇祯元年(1628)率部西进河套, 征服哈刺嗔、土默特等部,占据归化(呼和浩特)。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1634), 兵败, 林丹汗赴青海, 途中卒于西拉他拉大草滩(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后金攻破归化, 其子孔果尔额哲率余部投降后金皇太极,被迁于义州(今辽宁义县)边外。 插汉儿见“察哈尔万户”(24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