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心理改造与感化人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心理改造与感化人群

心理改造与感化人群Xinligaizao yu ganhuarenqun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孙中山提出的关于“心理建设”的主要内容。出自《人民心力为革命成功的基础》和《宣传造成群力》(《孙中山选集》1981年版)等文。孙中山认为,在 “风气未开、人心锢塞”的情况下,要达到革命的胜利是难以想象的。广州起义的失败,使孙中山进一步懂得了“心理建设”是整个革命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革命愈向前发展,对加强 ‘心理建设’ 的需求也愈益强烈。”“心理建设”的关键是改造人心,即心理改造。孙中山在对中国社会的实际研究中,把中国社会心理概括为三大特点:传统性(包括守旧、散漫、自卑)、稳固性(不易变异性)和广泛性。在对待社会心理上, 他认为一是应该顺乎人心,二是应该改造人心。而改造人心能使群众的思想面貌和政治面貌得以改观,提到高一级的程度: “只要改造人心,除去人民的旧思想,另外换成一种新思想,这便是国家的基础改新。”改造心理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感化人群”,即用三民主义去统一全国人民的心理。“我们要人明白民国的好处,必要用普遍的宣传去感化人,”“要把我们的主义,潜移默化,深入人心。”这样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国家,是人人生死所在的地方, 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的。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的思想,便要想方设法去感化,感化就是宣传。”孙中山认为,社会心理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社会心理的改造也决非一朝一夕之事,号召人们 “一传十, 十传百, 大众一心,向前奋斗”。这个 “传”的过程,实际上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是具体的“感化”过程,没有艰苦、具体、细致的工作,就不可能达到“四万万人的心理归化本党”这样质的飞跃。对于那些反对革命的人,也要通过开导、规劝的方法去改变他们的心理。孙中山关于“心理改造与感化人群”的主张,与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密切联系, 成为推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有力的思想武器。

☚ 习与性成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
000075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