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抗癫痫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抗癫痫药 抗癫痫药国外许多报告叙述了抗癫痫药可引起胎儿心脏缺陷、消化道畸形、生殖器和尿道的缺陷、唇裂、腭裂、骨骼缺陷等。美国学者进行的研究报道,约有11%在子宫中受海因(hydantoin)族抗癫痫剂影响的婴儿表现有出生缺陷、智商比同龄儿童低。有些报告指出,为控制癫痫发作而治疗过的妊娠患者生育有缺陷的孩子的危险比没有癫痫病的患者高出2—3倍。一些研究报道,畸形多往往伴有唇裂或腭裂。究其原因,可能与妊娠妇女在癫痫发作时引起缺氧而造成对胎儿的损伤有关。报道抗癫痫药如扑痫酮、三甲双酮可引起唇裂(兔唇)、腭裂、小头畸形、心脏畸形、耳朵异位、早产、生后发育缓慢、智力迟钝等。抗癫痫药大仑丁除上述异常外,还可引起短鼻、塌鼻、上睑下垂,外生殖器异常。与苯巴比妥合用,致畸作用更强,孕妇必须用抗癫痫药时可与叶酸合用,可减弱致畸性。孕早期用药以及大剂量用药致畸作用明显。 ☚ 镇静止痛药 抗生素 ☛ 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s是抑制大脑电层运动机能,防治癫痫发作的药物。大多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防止异常放电的扩散。按化学结构分为乙内酰脲类、噁唑烷类、琥珀酰亚胺类、磺胺类、苯二氮䓬类,其他如丙戊酸钠、抗痫灵等。不同类型癫痫应选用不同药物。 抗癫痫药 抗癫痫药抗癫痫药属于抗惊厥药,用于治疗癫痫。癫痫患者用抗癫痫药是一种对症治疗,以控制症状,因此患者必须长期服药。药物以两种作用方式制止癫痫发作,一种是直接作用于脑组织的癫痫局部病灶,减少其过度放电;另一种是作用于病灶周围的正常脑组织,防止异常放电的扩散。 苯妥英钠对动物电惊厥模型有强大对抗作用。电生理实验表明,本品加大膜电位,提高阈值,减慢传导速度,对强直后增强(PTP,是指给突触前神经以重复的强直刺激后,将使突触传递出现增强现象,表现为再给予单个刺激时,突触后神经元的反应比前加强)现象有明显抑制作用。已证实阻断膜的钠通道,减少钠离子内流,起到膜稳定剂的作用,使动作电位振辐减小,阈值提高,传导速度减慢。此外,苯妥英钠也减少钙离子内流,从而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还有增强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可能通过抑制钠离子内流而促使细胞增加GABA的摄取,GABA促使氯离子内流,使膜超极化。 苯妥英钠对大发作效果最好,是治疗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之一,它不抑制癫痫病灶的异常放电,但作用于病灶周围的正常脑组织阻止异常放电的扩散。对精神运动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亦有一定疗效,但对小发作无效。此外,还用于治疗外周神经痛,对三叉神经痛疗效较好,对舌咽神经痛及坐骨神经痛亦有一定疗效; 还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特别是强心甙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可产生如下不良反应:胃肠反应,齿龈增生,小脑及迷路系统反应如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眩晕、复视等,叶酸缺乏所致巨幼细胞性贫血,过敏反应(皮疹、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肝坏死等),以及由于本品诱导肝药酶加速维生素D的代谢,使少数成年患者出现骨软化症,儿童患者发生佝偻病。 用于防止癫痫发作,可每次50~100mg,一日2~3次,极量为每次0.3g,每日0.6g。用于癫痫持续状态,若患者未用过本品,可以肌注0.1~0.25g或加入5%葡萄糖20~40ml中在6~10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 苯巴比妥 临床上主要用于癫痫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有一定疗效,对小发作疗效差。本品能抑制癫痫病灶的异常放电,改善癫痫患者的脑电图(见“巴比妥类”条)。 扑痫酮 (primidone,mysoline) 又名扑米酮和去氧苯比妥,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微溶于乙醇,在水、丙酮或苯中几乎不溶。本品在体内代谢成为苯巴比妥和苯乙基丙二酰胺,二者均有抗癫 痫作用。主要用于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对精神运动性发作亦有效。不良反应为嗜睡,眩晕,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复视,眼球震颤,偶见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皮疹。一般每日从50mg开始,渐增至每日750mg,分三次服。 乙琥胺 (ethosuximide) 为白色或微黄色蜡状固体,几乎无臭,味微苦,有引湿性,极易溶于乙醇或氯仿中,易溶于水。能有效对抗戊四唑惊厥。是治疗小发作的首选药。口服易吸收,1小时后血药浓度达高峰,血浆半寿期60小时,需用药3~4天血药浓度才能达到稳定水平,在体内大部分(约80%)在肝脏代谢,约20%以原形从尿排泄。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头痛,嗜睡,眩晕,偶见造血系统障碍。常用其糖浆剂,含5%乙琥胺,每次5~10-ml,每日2~3次。 酰胺咪嗪 (carbamazepine) 亦名痛痉宁(tegretol)。为白色结晶,难溶于水,易溶于醇。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的疗效较好,对大发作亦有效,但对局限性发作及小发作疗效较差; 还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及舌咽神经痛。口服后2~6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血浆半寿期13~17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在体内代谢为环氧化物,仍有抗癫痫作用。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眩晕、嗜睡,偶见造血系统障碍。每次0.2g,每日3次。 丙戊酸钠 (sodium valproate) 亦名敌百痉 (depakine)。本品口服吸收快,1~4小时后血药浓度达高峰,血浆半寿期约10小时,主要在肝脏代谢为丙戊二酸,然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自尿排泄。丙戊酸钠在临床上对各型癫痫有一定疗效,对小发作疗效好,对精神运动性发作及大发作亦有效。本品和苯妥英钠一样不抑制癫痫病灶的异常放电,而是作用于病灶周围的正常脑组织阻止异常放电的扩散。已证实通过抑制GABA的降解酶而使GABA含量增高,发挥抑制作用。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偶见肝损害。每日服0.6~2.4g,分3次服用。 ☚ 苯二氮䓬类 抗精神病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