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Wùquánfǎ〈名〉 为了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而制定的法律。 物权法Wùquánfǎ〈名〉为了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而制定的法律。 物权法wù quán fǎзакóн о вéщном пр ве物权法调整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管理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通常有广狭两种意义。广义指物权法律关系的总称,除民法关于物权的规定外,还包括其他各类法律部门有关物权的规定。狭义则仅指民法中有关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的规范,如民法典中的物权编。由于法律传统的差异,物权法也呈现不同的体例。在大陆法系国家,普遍沿用“物权”的概念,物权法和债权是民法中最重要的两大组成部分。在英美法系国家,则通常以包括内容更为广泛的财产法概括物权制度。中国现行民事立法尚未明确使用 “物权”的概念,但事实上物权关系早已存在,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具体规范也已经出现。物权法作为一项民事法律制度,主要调整财产占有关系,因而最直接地反映和保护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或经济基础。以物权法概括所有权和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并抽象出其一般的指导规则,将有助于各项物权制度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经济关系的有效调整。 物权法 物权法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调整对象是人对物的支配关系,包括物的归属关系即财产的所有关系,物的占有即财产的利用关系。物权法律制度源于罗马法。在罗马法时期,已经有所有权、役权、地上权、永佃权、质权、抵押权等规定,也有了“对物之诉”的概念。但在理论上出现抽象的物权概念,进而产生物权学说,则始于中世纪。11—13世纪的欧洲前期注释法学派在研究、注释罗马法时,抽象、创造出了物权概念和物权学说。1804年公布的《法国民法典》虽深受罗马法影响,但在其编名上,也仅用“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各种限制”,规范了物权的相应内容。1811年公布的《奥地利民法典》第一次使用了物权概念,规定“属于个人财产的权利,可对抗任何人者,为之物权”。1896年公布的《德国民法典》专设“物权”一编,系统地规定了物权制度。该法所确立的物权基本体系,后来被许多国家所效仿。但因为不同的立法理念、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背景等因素,在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演变后,分别形成了以“所有”为中心的罗马法物权体系和以“利用”为中心的日耳曼物权体系。现代社会以“利用”为中心的物权体系占主流,其重要表现是“他物权”的地位日趋突出。他物权体系的完善与丰富,使财产所有人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与处分的权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合理、有效的状态下与自己分离、回复,使财产的动态流转得以科学、顺畅地实现。物权法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分工和生产的社会化。满足人们生产与生活需要的绝大部分商品是从市场上交换而来的,人们生产的绝大部分产品又都作为商品在交换中体现其价值。商品交换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即是合同法。作为债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合同法,无疑应当体现契约自由原则,因为这是财产自由原则决定的。但要注意的是,到市场上处分商品的人,必须是对其处分的商品具有财产自由即具备支配与处分权利的人,这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前提。因此,以确认财产权利的归属为主要内容的物权法就成为人们完成交换、实现其财产利益的基本法律。没有物权法,财产权利的归属、实现和财产交换的有效与安全都是无法实现的。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没有使用“物权”概念,而是使用了“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概念。条文中虽有物权的部分内容,但对于物权制度来讲,是不完整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深入,物权成为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满足需要,陆续颁布了一些规范物权内容的法律、行政法规,如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了房地产开发利用的土地使用权;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了抵押、质押和留置三种担保物权;经1998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了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按照物权属性规定了土地承包权;经200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规定了草原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经2004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规定了船舶、民用航空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分别规定了探矿权、采矿权、海域所有权和使用权等。这些零散的关于物的归属与利用的规定,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直至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才有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物权法,这对于保护权利人的物权,维护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奠定了法律基础。201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在民事权利一章中,将物权的内容用五条作了原则规定,使物权的保护在民事基本法中有了明确的依据。 ☚ 物权 物权 ☛ 物权法 物权法调整财产的占有、所有、利用、管理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广义上指民法和其他部门法律中有关物权的规定; 狭义上仅指民法中有关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的规范。 ☚ 物权行为 物权的优先效力 ☛ 物权法law relating to rights over things 物权法real(or property)rights law;law on real(or property)rights 相关词汇 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clearly define the attribution of the res,bring into play the utilities of the res and safeguard the real right of the right holder 物权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The term“res” as mentioned in the Real Right Law means realties and chattels. 物权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The term “real right” as mentioned in the Real Right Law means the exclusive right of direct control over a specific res enjoyed by the holder in accordance with law,including ownerhsip,usufractuary right and real rights for security.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creation,alteration,alienation and termination of real right 所有权 ownership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owners’partitioned ownership of building areas: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As regards such exclusive parts within the buildings as the residential houses or the houses used for business purposes,an owner shall enjoy the ownership thereof;while as regards the common parts other than the exclusive parts,the owner shall have common ownership and the common management right thereof. 用益物权 usufructuary right 土地承包经营权right to the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land 建设用地使用权right to use construction land 宅基地使用权right to use house sites 地役权easement: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An easement holder shall,according to the contract,be entitled to utilize the realty of someone else so as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his own realty./前款所称他人的不动产为供役地,自己的不动产为需役地。The term “realty of someone else” as referred to in the preceding paragraph shall be the servient tenement,and“one’s own reality” shall be the dominant tenement. 担保物权real rights for security 抵押权 mortgage right 质权pledge right: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For the security of the payment of debts and obligor or a third party may pledge his/its chattels to the obligee for occupation,and when the obligor fails to pay due debts or any circumstance for realizing the pledge right as stipulated by the parties happens,the obligee has the right to seek preferred payments from the pledged chattels./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交付的动产为质押财产。The “debtor” or “third party”as referred to in the preceding paragraph shall be the pledger,the “obligee”shall be the pledgee,and the “chattels”as delivered shall be the pledged property. 动产质权 chattel pledge 权利质权 right pledge 留置权lien: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When an obligor fails to pay off its due debts,the obligee may take lien of the chattels that are owned by the obligor and lawfully occupied by the obligee,and has the right to seek preferred payments from such chattels./前款规定的债权人为置留权人,占有的动产为置留财产。The “obligee”as referred to in the preceding paragraph shall be the lienor,and the occupied chattels shall be the property under li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