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心血管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心血管系cardiovascular system

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的供血液流通的管道系统。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动脉从心发出,运送血液至全身各组织,静脉是运送血液回心的血管。毛细血管介于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位于组织内,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本系统通过血液循环把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氧和营养物质运送到各器官组织,又将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至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此外还有转运激素、调节体温和防御等机能。
哺乳动物的心为圆锥形、有腔的肌质器官,外面被心包包围,一起位于胸腔纵隔内,夹在两肺之间,略偏左侧。心的上部宽大称心底,下端钝尖称心尖。心底与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其他部分则完全游离于心包内。心表面近心底处有环形的冠状沟,为心房和心室的外部标志; 左、右两面各有一纵沟,称锥旁室间沟(左纵沟)和窦下室间沟(右纵沟),为左、右心室的外表分界。上述沟内有营养心脏的血管,并填有脂肪。
心腔的构造 心的内部由房、室间隔分为左右两半,每半又分别以房室口及房室瓣分为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因此共有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通过左半心的是动脉血,通过右半心的是静脉血。
右心房 包括静脉窦和右心耳两部,前后腔静脉开口于静脉窦。后腔静脉口下方有冠状窦口为心本身血液归心处。房间隔上有卵圆窝,为胚胎时期左、右心房相通的卵圆孔遗迹。右心耳为尖端向左的圆锥状盲囊,内壁起伏不平,有肌肉质的内褶,称梳状肌。
右心室 构成心室的右前部,以右房室口与右心房相通,口周缘围有三尖瓣向下垂入心室,各瓣以数条腱索与凸出于室壁的乳头肌相连,右心房的出口处称动脉圆锥,肺动脉由此发出。肺动脉口周缘附有三枚半月瓣,称肺动脉瓣,其凹面向着肺动脉。心室内壁还有大小不等的肉柱和从室间隔伸向室侧壁的隔缘肉柱(节制索),该索当心室舒张时有防止其过度扩张的作用。
左心房 形成心底的左后部,背面有几条肺静脉通入,左心耳向左前方突出。
左心室 形成心室的左后部,以左房室口与左心房相通,口周缘有强大的二尖瓣,以较粗的腱索连于乳头肌。左房室口的前方为左心室的出口,称主动脉口,周缘也有三枚主动脉瓣。
心瓣膜装置的作用 心脏在进行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时,心瓣膜能保证血液在心腔内沿一定的方向流动。心房收缩时,左、右房室瓣开放,血液流入心室;接着心室收缩,两房室瓣关闭,防止血液逆流入心房,而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开放,将血液分别压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心室舒张时,肺动脉和主动脉内的压力大于心室内压,于是两动脉瓣关闭,防止血液流入心室。心房舒张时,腔静脉的血液流入心房。心房和心室的交替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心血管系中按一定方向循环。瓣膜狭窄或闭锁不全,可妨碍射血或发生血液逆流。


图 1 心的瓣膜及血液在心腔内的路径


1. 主动脉; 2. 肺动脉; 3. 主动脉瓣; 4. 肺静脉; 5. 左房室瓣; 6. 前腔静脉;7. 肺动脉瓣;8. 后腔静脉; 9. 右房室瓣;10. 右心房; 11. 左 心房;动脉 管壁厚而富 12.右心室;13.左心室


有弹性,动脉愈近心脏,管径愈大、管壁愈厚、弹性愈大,对维持血压、保持血流连续性有重要意义。远离心脏的动脉分支,管径越来越小,管壁平滑肌相对增加; 平滑肌的舒缩可改变管腔的大小,以调节血流阻力和局部血流量。在同一个体上。动脉根据管径大小和结构分为大(或弹性)动脉、中(或肌性)动脉和小动脉。中动脉为大动脉的分支或其延续。动脉管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组成。内膜包括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三层,随着管径减小,内皮下层逐渐变薄,终于消失。内弹性膜较发达,在横切面上常呈波浪状。中膜厚,主要由多层环行的平滑肌构成,夹有少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外膜几与中膜等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脉管壁(滋养)血管、神经和淋巴管。中、外膜交界处常有一层断续的外弹性膜。大动脉和主动脉、肺动脉、臂头动脉等内膜较厚,内弹性膜与中膜分界不清,中膜最厚,主要由同心圆排列的有孔弹性膜组成,夹有少量平滑肌纤维和胶原纤维,细胞间质因含大量的硫酸软骨素而更具有嗜碱性;外膜较薄。小动脉管径在1mm以下,内膜由内皮组成; 中膜只有1~2层平滑肌; 外膜与中膜厚度相近。管径在0.5mm以下的称微动脉,通过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直接开口于毛细血管或开口于中间微动脉。
毛细血管 管腔约5~10μm,一般可容1~2个红细胞通过。除上皮、软骨及角膜等处,几乎分布全身,在组织内分支并互相吻合成网。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附于基膜上; 管壁外有薄层结缔组织,还有扁平而有突起的周细胞紧贴于管壁外面。某些器官的毛细血管内皮(如肾小球)有许多小孔,称有孔毛细血管,有利于物质透过。
静脉 通常分浅、深两组。浅组位于皮下,深组与动脉伴行,两组静脉之间存在吻合。静脉的结构与动脉相似,管壁也分三层; 其区别是: 静脉的管径通常比伴行的动脉大,管壁较薄; 弹性纤维和平滑肌较少,管腔内具有许多由内膜形成的成对的半月形瓣,特别是四肢(但趾部除外); 中静脉的中膜比伴行的动脉薄,主要由几层内环行(或呈螺旋形)、外纵行平滑肌组成,并以结缔组织隔开,外膜较中膜厚; 大静脉的内膜较薄,中膜很不发达仅有几层平滑肌,由胶原纤维隔开,有的甚至无中膜,外膜很厚,由纵行或螺旋形的平滑肌束与胶原纤维组成,以维持管壁适当的张力。外膜内也含脉管壁(滋养)血管和神经。
心血管系

心血管系

心血管系包括心和血管、血液在心血管里流动。心是肌性空腔泵血器官。血管由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类型的管道组成。动脉与心室连接,导血液出心。动脉在体内一再分支形成许多毛细血管分布于全身。毛细血管逐级汇合形成静脉,最后与心房连接,导血入心。毛细血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是半渗透膜,能渗透水和晶状物,而不能渗透血浆蛋白和其他大分子物质。通过毛细血管壁,O2和营养物质由血液进入组织液达到细胞和组织,CO2和代谢产物自细胞和组织排入组织液,回至血液。血液循环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血液由左心室经主动脉分支至全身毛细血管,再经各级静脉汇合成上腔、下腔静脉和冠状窦流至右心房,这一途径称为体循环。另一条是血液由右心室经肺动脉分支至肺的毛细血管,再经各级静脉汇合成肺静脉回到左心房,称为肺循环。此外,从胃、肠、胰、脾来的静脉血,在肝内再一次经过毛细血管及各级静脉才回到下腔静脉,称为门脉循环。脑垂体也存在类似的门脉循环。这与各类器官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淋巴管起始于组织内盲闭的淋巴毛细管网,从毛细管网引出小淋巴管,渗入淋巴毛细管的组织液即淋巴液。淋巴管逐渐汇合,最后形成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汇入静脉。全身细胞组织液微环境的相对稳定,有赖于发育正常的脉管系统和良好的体液循环。

☚ 脉管系   心的形态和位置 ☛
000001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