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在广州市中山四路西段,旧称禺山。遗址包含的时代为秦统一至汉初。1974年发现,1975年试掘。按试掘资料,该遗址原来在海滩上,长300米,深5米。船台区有三个呈东西方向平行排列的三个造船台。1号、2号两个造船台相同,是由枕木、滑板、木墩组成的水平式船台。1号船台在南部,船台中宽1.8米。船台滑板和枕木可以活动,估计船台长100多米。2号船台中宽2.8米。3号船台在北面,尚未揭露。由船台滑道的宽距推算,这里可造出长20至30米、宽6至8米的吃水较浅的平底船。载重量约10吨左右。在1号造船台出土有铁锛、铁凿、木垂球、磨刀石等造船工具。造船木质经鉴定为格木、杉木,是造船的优质木料。船台各部位木料的木质经鉴定,木墩为格木,滑板为樟木,大枕木用杉木。从这些材料看,当时已能成批生产内河及沿海使用的木船。对这个遗址的认识,还不完全统一,有人认为这是一处古代建筑的基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