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打雷不下雨gān dǎ léi bú xià yǔ❶只有号哭声,没有眼泪。〔例〕哭号者十之八九都是有声无泪,因此被人讥讽为“干打雷不下雨”。(史423)∣她双手捂着大嘴岔子,光喊叫,干打雷不下雨。(活14) ❷形容人故做姿态,徒具声势,无切实行动。〔例〕她去切羊肉,是的,张大哥不用仆人;遇到家中事忙,他可以借用衙门里一个男仆。仆人不怕,而且有时欢迎,瞎炸烟而实际不懂的主人;干打雷不下雨是没有什么作用的。(文二157)∣说有的干部, 学习停留在表面上,落实停留在口头上。雷声大,雨点小,干打雷,不下雨。(姜183)∣可咱们呢?火烧眉毛了,还是干打雷不下雨!我能不上火吗?(活109) 干打雷不下雨一0192熟光哭嚎,不落泪。⑴北京官话。北京。⑵冀鲁官话。天津。⑶胶辽官话。辽宁大连〖 〗。◈ 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一:「见小孩号哭无泪者曰~。」   干打雷不下雨(惯)1 比喻干嚎无泪。2 比喻光造声势,没有行动。 也作 ❶ 干响雷不下雨。 ❷ 光打雷不下雨。 干打雷不下雨惯❶比喻干嚎无泪。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天部》:“晋顾恺之凭重桓温。温死,人问哭状,曰:‘声如震雷劈山,泪如倾河注海。’故见小孩子号哭无泪者曰:‘干打雷不下雨。’” ❷比喻光造声势,没有行动。冯志《敌后武工队》九章四:“哈叭狗是个说大话使小钱,干打雷不下雨的人,别看他在屋里跟二姑娘叫骂得挺凶,不但震唬不住二姑娘,闹来闹去还得顺着二姑娘的杆子爬。” 干打雷不下雨gān dǎ léi bú xià yǔ❶空喊而不见行动。如:~有什么用,关键是得动真格的。 ❷同[干嚎]。 干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 干打雷不下雨gan da lei bu xia yuall thunder but no rain—much noise but no action 干打雷不下雨gāndǎléibùxiàyǔ〔其他〕 比喻嘴上说得很响,没有实际行动。老舍《离婚》:“~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 贬义。描写虚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