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shèhuì zhǔyìláodòng jìngsài

指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开展的生产竞赛。例如:“在全业合营批准的同时,政府迅速按行业建立了专业公司,计工业上有35个专业公司,商业上有17个专业公司和180个总店,及时领导合营企业的职工和私方人员,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并领导着开展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新华半月刊》1956. 15. 53页)“1972年,中央台在《对工人广播》节目的方针里提出要宣传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姚文元大笔一挥,删去了。”(《人民日报》1977.1.14)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在社会主义社会,为充分发挥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在劳动过程中开展的比学赶帮超的群众性运动。劳动竞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工人阶级自我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特有的一项内容。人们进行共同劳动就有产生竞赛的可能性。但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里,劳动者是在被剥削被压迫条件下劳动的,劳动竞赛不可能实现。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竞赛才能成为现实。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原则是,劳动者都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在劳动过程中平等地使用生产资料,互相学习,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实质是,劳动者同志式的先进帮后进,使先进的更先进,后进的赶上或超过先进,把个别的先进水平变成全社会的普遍水平。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主要内容是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即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降低产品成本,开展技术革新和工艺革新及各种合理化建议。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可以班组、工段、车间、企业、行业乃至全国为单位开展,也可以在劳动者个人之间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时因地而异,大致可以分为同行式、合同式、夺标式、台阶式、攻关式等。竞赛形式的选择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操作水平,有利于劳动者之间、班组和车间之间的友好团结。竞赛的形式要有可比性和可学性,目标明确,有实际效果。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要进行总结评比,目的在于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树立先进榜样,普及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总结评比要严格遵守事先规定的条件,有组织地开展群众评议。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要有具体事绩,不搞比例分配和照顾。评选出先进集体和个人,应给予奖励,要贯彻物质鼓励原则,并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按照贡献大小给予政治荣誉。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党政工团都要重视,才能长期坚持,经久不懈。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而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方法。列宁在十月革命刚刚胜利后所写的《怎样组织竞赛》中提出的。曾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曾以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帮先进、超先进等各种形式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产生,以比优质、高产、低消耗、多品种、增加赢利、安全生产为内容。开展这种竞赛,旨在推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推广先进技术、先进生产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用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经济效果,促使少数先进生产水平迅速变成全社会的水平。在竞赛中,要尊重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等客观规律。同时,要大力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发扬共产主义协作精神。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socialist labour emulation

简称社会主义竞赛或劳动竞赛。为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促进生产发展,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而开展比赛的一种群众运动。是解决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工作效率的基本方法,也是对劳动者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形式。其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为保证完成或超额完成经济计划,改进生产技术,改善劳动组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提高作业质量,增加产品产量,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竞赛的原则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把少数人或单位的先进水平变成全社会的普遍水平。竞赛的形式按对象分,有企业内部劳动者个人之间、班组之间、车间之间、科室之间的竞赛;有同地区或不同地区企业之间的竞赛;有同行业或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竞赛等。按内容分,有先进生产者运动、高产优质竞赛、安全生产竞赛、技术表演赛以及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帮后进、超先进运动等。劳动竞赛通过总结评比,对优胜者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参]劳动竞赛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通过比较,找出差距,鼓励先进,帮助后进,以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的一种方法。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与资本主义那种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竞争根本不同,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体现着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形式。为了推动劳动竞赛持久深入的开展,必须把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结合起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为充分发挥劳动群众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而开展的以精神鼓励为主的,比先进,学先进,帮后进的群众活动。其中心内容是: 主要通过精神鼓励的方式,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技术,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赢利,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包括企业内部各车间、班组、劳动者个人之间的竞赛,企业之间的竞赛及生产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竞赛。它是在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反映劳动人民之间互助合作的关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竞赛要注意把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与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把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结合起来,提倡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实行等价交换原则。

☚ 社会主义劳动   社会主义竞争 ☛
0000018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18: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