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变异性低丙球蛋白血症
本症有B细胞成熟受阻,不能制造免疫球蛋白,易发生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比Bruton病迟发。两性发病率无差异。常呈家族性,但无特定的遗传形式。丙球降低有三种原因:
❶B细胞内在缺陷;
❷免疫调节T细胞不平衡;
❸对T或B细胞有自身抗体。与Bruton病相反,本症患者外周血中B细胞数偏低或很高,有显著不同的株,比较不成熟,在大多数抗原或致丝裂素刺激下不能分化成浆细胞,或可合成免疫球蛋白,但不能分泌。TH (辅助性T细胞)/TS(抑制性T细胞)比值常倒置,TS的相对增多阻止了B细胞的分化,曾一度被认为是发病原因,但最近的观察提示此为反复感染的继发结果。一些患者B细胞完全正常,但因缺乏TH或有激活的TS而不能发生功能,或有T细胞或B细胞的自身抗体,不能产生丙球。T细胞功能可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使治疗复杂化。
临床上任何年龄起病,其基本特点是血中IgG降低,常少于3g/L,伴IgA及IgM低下或正常。临床突出表现是反复感染,与Bruton病基本相似。患者常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支气管扩张症。有相当多的患者有Sprue样综合征,可能是由于贾弟梨形鞭毛虫的感染。患者小肠常有结节性淋巴滤泡增生,而且肠道肿瘤的发生率高。约1/3患者有恶性贫血,如果发生感染且对抗生素有耐药时,应考虑此症。患者可在肺、肝、脾和皮肤发生非干酪性肉芽肿,其中未发现致病菌,可被类固醇激素控制。可有肝脾肿大。
治疗主要是补充丙球,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伴溶血性贫血者可考虑作脾切除,但须谨慎。经适宜治疗本病患者可长期存活。需警惕发生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