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屈赋篇题及排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屈赋篇题及排列

屈赋篇题及排列

关于屈原赋的篇题及其排列顺序,自宋开始便有颇多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旧本类。据《汉书·艺文志》载:“《屈原赋》二十五篇。楚怀王大夫,有列传。”按今本《楚辞章句》所记:《楚辞》为“汉刘向集,王逸章句。”其中屈原赋首列,系7题25篇,依次为(并附《释文》本次第):“《离骚经》第一(首篇署名:屈原),《释文》第一,无经字。《九歌》第二,《释文》第三(一本九歌至九思下,皆有传字)。《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天问》第三,《释文》第四。《九章》第四,《释文》第五。《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远游》第五,《释文》第六。《卜居》第六,《释文》第七。《渔父》第七,《释文》第八。”王逸在《大招章句序》中说:“《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注云:“屈原赋二十五篇,《渔父》以上是也。《大招》恐非屈原作。”对上述《章句》本和《释文》本篇次的异同,洪兴祖《楚辞补注》:“按《九章》第四,《九辩》第八,而王逸注《九章》云‘皆解于《九辩》中’,知《释文》篇第盖旧本也,后人始以作者先后次叙之尔。”朱熹的《楚辞辩证》说:“今按天圣十年陈说之序,以为:‘旧本篇第混并,首尾差互;乃考其人之先后,重定其篇。’然则今本说之所定也欤?”晁补之辑《楚辞》也说:“天圣中有陈说之者,第其篇,然或不次序。”所以,朱熹的《楚辞集注》依王逸本,定屈赋7题25篇,篇次亦依旧,其篇题除《离骚》依《章句》为《离骚经》外,其余篇题加“离骚”,故为“离骚类”,以区别所集其他著作,又别于“洪补”本将《离骚》二字各缀原篇题后。对“洪补”和朱熹“集注”及“辩证”,今人梁启超的《屈原研究》和《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均依之,并说:“洪朱所论甚当,欲知刘向王逸原本,宜遵释文,今本非也。”(见《饮冰室合集》文集十四、专集十五)明代陆时雍的《楚辞疏》对屈赋7题25篇不变,将其顺序略作变动,《九章》、《远游》提为二、三,而《九歌》由二降为五,《天问》由第三递降为四。二、增补类。此类始于宋晁补之所辑《楚辞》16卷,他说前八卷“皆屈原遭忧所作,故首篇曰《离骚经》,后篇皆曰《离骚》,余皆曰《楚辞》。”其篇题皆从旧,而次序略变:“今迁《远游》、《九章》次《离骚经》,在《九歌》上,而《九歌》、《天问》故迁于下,《卜居》、《渔父》又次之。”却增《大招》,也说:“《大招》古奥,疑原作,非景差辞,沉渊不返,不可为何也,故以终焉。为《楚辞》上,八卷。”黄文焕《楚辞听直》又将顺序略作变更,《远游》提为二,《渔父》提为五,《九歌》为四,《九章》为七,另增《大招》、《招魂》,增《招魂》从司马迁说,增《大招》从晁补之说。林云铭的《楚辞灯》从《离骚》至《渔父》篇题及顺序不变,而以《招魂》、《大招》为原作,并对《九章》的次第加以重订,自《涉江》以下都与旧本不同,新次第为:《惜诵》、《思美人》、《抽思》、《涉江》、《橘颂》、《悲回风》、《惜往日》、《哀郢》、《怀沙》,其说亦本黄文焕。高秋月和曹同春的《楚辞新注》篇题与顺序同黄文焕,唯《九章》次第从林云铭。蒋骥《山带阁注楚辞》篇题、增题和顺序与林云铭同,唯以二湘、二司各合为一篇,此与王邦采同。梁启超的《屈原研究》关于屈赋的篇题、顺序仍按旧本不变,唯对《九歌》的末篇《礼魂》,同意王船山所说,系前十篇末后的侑神曲,不自为篇;而于《招魂》则同意林云铭、王船山、马其昶等所说,从司马迁说为屈原作,并将其篇序移作第六,旧第六、第七顺推为第七、第八。三、合题类。合题本始于蒋骥,而刘梦鹏定屈赋的篇题和次第则特异,竟进行了大分合。(一)《离骚》;(二)《九歌》:其中删去《湘夫人》、《大司命》和《少司命》之篇题,改为《湘君前后篇》、《司命前后篇》;(三)《卜居》;(四)《天问》;(五)《招魂》;(六)将《九章》之《怀沙》提出而入《远游》,删去各篇名,依次以第几章相称(即《哀郢》、《抽思》、《橘颂》、《思美人》、《悲回风》、《涉江》、《惜诵》、《远游》),故云“《九章》皆哀郢之词也。”便题为《哀郢九章》;合《渔父》、《怀沙》为一篇,删去渔父歌而依《史记·屈原列传》增入“乃作《怀沙》之赋,其辞曰”九字及《怀沙》全文,仍题为《怀沙》。此说篇题虽减,因补进《招魂》,实际是增加。四、删减类。对于旧本所存屈原赋今人删减较多,而又各说不一:(一)清人钱澄之《屈诂》,关于《九歌》的篇数,独与诸说不同:“河非楚所及,而《山鬼》涉于妖邪,不宜祀……则祀神之歌正得九章”,以此断定从《九歌》中减去《河伯》、《山鬼》,则为九篇,与黄文焕等以《九歌》为九不同,他们主《山鬼》、《国殇》、《礼魂》三合为一。钱氏所说其名十四题不变。(二)今人陈钟凡《中国韵文通论》认为只有《离骚》、《天问》、《九章》、《招魂》才系屈原所作,而《九歌》出于民众,《远游》疑出伪托,《卜居》、《渔父》不出于原手。(三)陆侃如的《屈原评传》认为属于屈原的作品只有11篇,即《离骚》、《九章》、《天问》,其序次为:《橘颂》、《离骚》、《抽思》、《悲回风》、《惜诵》、《思美人》、《哀郢》、《涉江》、《怀沙》、《惜往日》、《天问》。其余《九歌》、《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皆非原所。(四)刘永济的《屈赋通笺》只定《离骚》、《九辩》、《九歌》、《天问》、《九章》5题为原作。《九辩》从焦竑说,《九章》只录《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其余4篇谓非屈原作,同意《礼魂》为《九歌》“通用说”,并将《国殇》独立成篇,《远游》、《卜居》、《渔父》亦被认为非原作。于是屈赋则为6题18篇。(五)郭沫若的《屈原研究》定屈原作品如下:《离骚》、《九歌》十一章(《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天问》、《九章》(《橘颂》、《悲回风》、《惜诵》、《抽思》、《思美人》、《哀郢》、《涉江》、《怀沙》、《惜往日》)、《招魂》从司马迁旧说,归为屈原所作。认为《远游》、《卜居》、《渔父》非原作,故定屈原作品5题23篇。(六)聂石樵的《楚辞新注》所定屈赋篇题同郭沫若,5题23篇,其中《九歌》和《九章》的次第按闻一多《楚辞校补》所定,仅将原第七的《东君》迁第二,其序依次不变。(七)游国恩的《屈原》对于屈原的作品与早年所写的《楚辞概论》略有变化,除了认为《离骚》、《天问》、《九章》是屈原的作品以外,对早年认为伪作的《远游》改为再放江南所作,《招魂》从《史记》为屈原所作,起先认为《九歌》不是屈原作品,现在认为《九歌》是国家祭祀歌,必有屈原承怀王之命而作,而《九歌》的写定就非屈原莫属。故只有《卜居》、《渔父》、《大招》非屈原所作,则屈原作品为6题24篇。

☚ 屈赋比兴与象征   屈原是否为政治家 ☛
000041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