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的平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的平原

中国的平原zhongguo de pingyuan

我国平原面积广大,约112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第三级阶梯面上。各平原主要由江河湖海冲积淤积而成,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网稠密,是我国人口、经济的最主要分布区。我国的主要平原有三个: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此外,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平原、韩江三角洲平原以及台湾西部平原等,面积都不小。
东北平原位于我国东北部,西、北、东三面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环绕,南临渤海,北达嫩江中游,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整个平原主要受松花江、辽河、嫩江冲积而成,地势低平,海拔多在200米以下,铁岭至怀德一线地势稍高,海拔在200~250米之间。平原可分为东北部的三江平原、北部的松嫩平原和南部的辽河平原等三部分。三江平原位于小兴安岭东南部,地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由三江冲积而成,包括兴凯湖平原以及倭肯河两岸,面积约5万多平方公里。这里由于受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长期下沉的影响,地势极其低洼,海拔仅50米左右,地面长期积水,多沼泽分布。目前开垦的耕地仅占全区总面积的1/5,宜垦荒地面积尚多,约有200~270万公顷,是我国潜力较大的宜垦商品粮基地。兴凯湖平原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但亟待合理地开发利用。松嫩平原西、北、东三面环山,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南与辽河平原连成一片,又合称为松辽平原。松辽平原南北长1000公里,东西宽400公里,地势平坦,海拔在250米以下,其中松嫩平原海拔120~250米,辽河平原则在50米以下。松嫩平原由于近期微有隆升,地势相对较高,受地表流水不同程度的切割,出现了缓岗浅谷相间的波状起伏。辽河平原滨海的盘锦地区在方圆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地势极为低洼,是一片沼泽盐碱地。东北平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而又漫长,夏季则温暖湿润而又短暂,气温年较差之大,为世界同纬度地区之冠。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植被下,本地区发育的土壤为黑土和黑钙土,黑土分布广泛,面积约占整个平原的2/3。黑土有机质累积明显,表层含量为5~10%,多者达15%,黑色腐殖质层一般厚60~80厘米,个别在100厘米以上,它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和粘粒结构,无钙积层,亦无石灰性反应,氮、磷等含量均很丰富,自然肥力极高。平坦的地形、较为丰富的水热资源以及格外肥沃的土壤,赋予了东北平原得天独厚的条件。本地区夏季高温,水热配合得当,能够满足水稻、甜菜、大豆等多种作物的生长。境内广阔的草甸草原,各种禾本科、豆科牧草丰盛,适宜于马、牛、羊等畜牧业的发展。经劳动人民长期开发,它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此外,它还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华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地区,西依太行山和伏牛山,东抵山东丘陵、黄海和渤海,北起燕山,南至淮河干流,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连,地跨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等五省市,面积约31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的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地面平坦,海拔多在50米以下,加之本区气候温和,水源充足,是我国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的中心区域,自古号称“中原”。在地质构造上属华北台块,目前仍处在不断的下沉之中。源出西部、北部山地与高原的河流带来了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致使其基底覆盖了巨厚的新生代沉积物。因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等共同冲积而成,故又名黄淮海平原。被沉积层所隐覆的基底地质构造,对华北平原表面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至今仍有错动的隐伏断层,不仅对表面河流的流向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造成了本地区频繁的地震活动。从山麓到海滨,华北平原地势逐渐降低,基本上分为两个带。靠近山麓的是冲积扇带,海拔在50米左右,这里水源充足,坡度大,排水畅,是本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而且开发较早的地区。冲积扇以外到海岸则是由各河流三角洲连接而成的滨海平原,这里地势低洼,海拔一般在5米以下,分布有一系列排水不良或积水的湖泊洼地,如著名的白洋淀、文安洼、东平湖、南四湖、洪泽湖等,由于地面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本地区水系发育,河流在平原的形成过程中起有主导作用。由于各河上游流经地区不同,河水所挟物质不一样,致使平原各地在堆积作用、组成物质以及地貌形态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按地貌特征,华北平原可分为海河、黄河、淮河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带,太行山、秦岭东麓洪积冲积扇状平原地带,以及大别山北麓洪积冲积剥蚀平原地带等三部分。以黄河河床为界,北为海河平原,南为黄淮平原。华北平原面积辽阔,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主要播种作物有冬小麦、棉花、大豆、玉米、高粱、谷子、花生、芝麻、甘薯、烟草等,水稻栽种面积较小,但单产与品质均佳。同时,本区地下还蕴藏有十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至黄海、东海之滨,北接黄淮平原和淮阳低山丘陵,南抵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沿长江中下游呈带状分布,跨鄂、湘、赣、皖、苏、浙、沪等七省市,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长期冲积而成,由西往东,大体可划分为两个不同部分,即长江中下游的湖积冲积平原和长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虽不及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那样坦荡开阔,但这里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河湖密布,土肥水足,是我国农业生产极为发达的地区,素有“锦绣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长江中下游湖积冲积平原主要包括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下游平原等三部分。两湖平原位于湖南省北部和湖北省中部,分布在宜昌至武汉之间,由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组成,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除局部地区外,海拔基本上在50米左右,由南北两侧向长江沿岸缓倾,中部沿江一带海拔在35米以下,武汉市区段仅27米。两湖平原是在古云梦大泽的基础上,由长江及其支流汉水、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等冲积而成。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以荆江为界。江汉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降,汉水三角洲是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角洲东南缘多有湖泊洼地分布。洞庭湖平原主要是由通过太平、藕池口、松滋、调弦口的长江泥沙和湘、资、沅、澧四水所挟泥沙冲积而成,但以长江泥沙为主,约占86%,故此,平原洼地的发展是由北向南推进,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湖泊洼地也多分布在南缘地带。鄱阳湖平原位于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西南部,由长江及鄱阳湖水系的赣、抚、信、修四水冲积而成,平原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海拔均在50米以下。苏皖平原是指自江西湖口至镇江之间的冲积平原,分布于长江天然堤与两侧岗丘之间。因受沿岸山丘影响,平原面积狭小而纵长,地势极低,海拔仅20米左右,湖泊众多。长江三角洲平原位于江苏镇江以东,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东至滨海,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这里地势低洼,海拔不足10米,其中许多地区还不到4米,长江北岸有些地区只有2米,比海滨部分地区还要低。三角洲平原南北两翼各有一个大面积的碟形洼地,即北部的里下河平原和南部的太湖平原。沿长江两岸的中轴地带则是一系列以河口沙坝为核心的河口亚三角洲。长江输沙量巨大,约4.7亿吨,因受海水顶托,在三角洲地区不断沉积,致使平原向海伸展颇为迅速,粗略估计,每60年伸长约1公里。长江三角洲平原河川纵横,湖荡棋布,经过人类的长期垦殖经营,除沿海滩涂外,基本上都已被改造成水网平原、水网圩田平原、湖荡平原和湖荡圩田平原,盛产稻、麦、棉、油料和桑蚕,区内所有湖荡大都是淡水养殖和捕捞基地,盛产鱼虾、螃蟹和各种水生植物。近年更发展了河蚌育珠事业,太湖所产珍珠,产量约占全国珍珠总产的一半以上,质量上乘,驰名国内外。三角洲平原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交通极为发达的经济重心之所在,号称是中国的“金三角”。

☚ 中国的高原   中国的盆地 ☛
中国的平原

中国的平原Zhongguo de pingyuan

我国东临大海,沿海有广阔的平原。我国平原面积约为11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2%。这些平原主要是由江、河、湖、海的泥沙冲积而成,地势坦荡,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地区。我国的平原分布很广,规模巨大的平原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地区,形成一个依山连海、南北纵长的平原带。由于有东西走向的山岭穿插,这一平原带被分隔为几大块,由北而南依次为南临渤海的东北大平原,东临渤海的华北平原,东海之滨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海之滨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在东南丘陵和岛屿的沿海地带也还有不少面积较小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如台湾西部平原。我国平原的大小悬殊。大的平原纵横可达30多万平方公里,小的只有几十到几千平方公里,相差可达几十倍到几百倍。从地表形态来看,平原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平原地表十分平坦,一望无垠,像华北平原,往往走上几百里还看不到一个显著的高地;有的平原如四川的成都平原,坡度比一般平原大,它向东南部呈扇面展开,缓缓倾斜,故叫倾斜平原;有的平原自四周向中部降低,称为凹状平原,吐鲁番盆地中的低洼平原就属于这种类型;而东北平原又另具特色,它的中央部分具有波状起伏的形态,被称为波状平原。此外像珠江三角洲平原,散布着一些孤立的残丘或小山,打破了一般平原的单调景色。我国平原的成因复杂多样。从动力成因来分,平原地区的地壳运动有上升的,也有下沉的。在地壳轻微上升的地区,可以形成侵蚀平原;在地壳轻微下沉的情况下,可以形成堆积平原,我国主要的平原,除河南、安徽、山东和江苏四省交界的地方,有一片侵蚀平原(也叫准平原)外,基本上都是在地壳下沉的情况下形成的堆积平原。其实即使在堆积平原中,也是形态多样,成因复杂。有的是由于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如北京就位于永定河冲积扇平原之上。有的是由于暂时性的洪水带来的泥沙砾石,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的洪积扇或山麓洪积扇平原。有的是由湖泊演变而来的湖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此外,在河口地区往往形成呈三角形的三角洲平原。我国的黄河、长江、珠江等河口地区,都形成了较大的三角洲平原。

☚ 吐鲁番盆地   东北平原 ☛
000026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