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的工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的工业

中国的工业zhongguo de gongye

中国近代工业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历了100多年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工业生产发展缓慢,工业部门残缺不全,依赖性强,地区分布也很不合理,处于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100多年来,中国的近代工业长期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国内官僚资本所控制。1936年各国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达45亿美元,占当时中国工交投资总额的70%以上,投资占当时我国开采的铁矿石总产量的99%,占棉布的60%以上,占煤、电、卷烟的55%强。1944年外国资本扩大到97亿美元,几乎垄断了旧中国各工业的各个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扶持下,也办了一些工业。1947年官僚资本最大系统之一的资源委员会所经营的企业占全国的比重是:电力63%,煤炭33%,钢铁90%,钨100%,锡70%,水泥45%,糖90%。在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控制下,工业结构残缺不全,生产水平落后,没有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抗日战争前,现代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只占10%左右。在工业生产中,70%是生产消费资料的轻工业,重工业大多是采矿和生产原料的工业。工业产品产量很低,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1936年(历史最高年),钢产量只有美国的1/117,英国的1/29,发电量只有美国的1/35,英国的1/6。1949年,主要工业生产降到历史最低水平,重工业比战前大约降低70%,轻工业约降低30%。从地区分布看,为数不多的现代工业都畸形集中于东北和关内沿海省、市。上述地区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8%,人口的42%,而却占有80%的工业产值。其中,东北是全国重工业最集中的地方,大约集中了全国钢材的95%,生铁的88%,电力的78%;关内沿海各省则是全国轻纺工业的集中分布地带,大约集中了全国80%的棉纺织工业,90%的丝纺织工业,90%以上的橡胶工业,97%的卷烟工业和64%的面粉工业。广大的内地,特别是内蒙古、青海、新疆、宁夏、贵州、云南、西藏等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则更少。东北及沿海各省的工业又片面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1940年,东北工业的近80%集中在辽宁省,而辽宁省的工业80%又集中在沈阳、抚顺、本溪、鞍山、大连五个城市。关内沿海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广州、无锡等城市。其中上海一市就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以上 (1949年)。广大内地十分有限的工业更集中分布于武汉、太原、重庆、兰州、西安等少数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
❶工业已具有相当的基础和规模。1988年与1949年相比,工业企业数由12万个发展到816.7万个,增长67倍;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由124亿元发展到10641亿元,增长85倍。198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为182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134倍,平均每年增长13.4%。据第二次工业普查,我国已拥有年产原煤1000万吨以上的大煤矿11个,年产原油2000万吨以上的大油田3个,装机容量在1 000万千瓦以上的电网4个,100万千瓦以上的电厂4个,年产钢200万吨以上的大钢厂6个,年产成品油500万吨以上的石油化工公司7个,年产合成氨30万吨以上化工厂17个,年产纯碱50万吨以上的化工厂2个,年产水泥100万吨以上的企业5个,固定资产原值在1亿元以上的造船厂4个,年产载重汽车8万辆以上的汽车厂2个,年产自行车100万辆以上的企业11个,年产手表200万只以上的企业6个,年产盐100万吨以上的盐场3个,每产10万锭以上的棉纺企业42个,还有年产彩色显象管106万只的陕西彩色显象管总厂、年产乙烯30万吨的燕山石化公司等。这些企业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国际上大企业的规模,是我国工业实力的代表。

❷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40年来,我国工业经济实力有很大增长,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在世界所居地位不断提高 (见表1)。

表1 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表

*1950年数 * *1988年数字。



❸建立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工业部门残缺不全,依赖性强,一切重要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都依靠进口,基本上没有生产资料工业。从1950年到1988年国家对全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000多亿元,相继建成了3000多个大中型工业项目。从国际通行的工业行业分类来看,除正在建设的核电工业外,其它500多个工业行业,我国均已建立。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就以较大力量发展生产资料工业,并且在发展传统工业的同时,积极建设各种新兴工业部门。现代冶金设备制造业,采矿设备制造业,大型电力设备制造业,飞机、汽车制造业,大型及精密机床制造业,高级合金和重要有色金属冶炼业,石油化学工业,有机合成材料制造业,宇航工业,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工业,各种通讯传输设备及精密仪器仪表制造业等等,都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并逐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协调的工业结构。1949年与1988年相比,我国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的比重,由73.6:26.4变为51.3:48.7;在轻工业内部,随着新兴的石油化工原料、金属材料和半导体材料的发展,轻工业产品的原材料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比重由1952年的87.5%,下降到1988年的65%,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比重由1952年的12.5%上升为35%;在重工业内部,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机械工业比重,由1952年的11.4%上升为29.8%,采掘工业的比重由过去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降到1988年只占工业总产值的6.36%。

❹工业布局日益趋向合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充分利用沿海原有工业基地的同时,大力加强了内地工业的建设。40年来,我国工业的布局,一方面沿海工业实力大大加强,在国家工业建设中发挥了根据地的作用。“一五”期间工业建设的主要部署是合理利用东北、上海和其他沿海城市的工业基础,当时东北地区投资占全国的40%;另一方面,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开始,就注意了加快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工业的建设。40年来,用于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达7200多亿元,占全国投资总额的49%,在内地兴建了许多重大工程,形成了新的工业基地。例如,1949年后我国的水电站布局,大部分是建在内地的,我国在黄河上中游建设了盐锅峡、青铜峡、刘家峡、八盘峡、龙羊峡、三门峡和天桥等大型水电站,其中刘家峡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22.5万千瓦,是我国第一个装机超百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在位于长江三峡出口处的葛洲坝建立了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141亿度的大型水电站。又如,我国的钢铁工业布局,除了在沿海一带扩建鞍山、上海、北京、天津、本溪、唐山等地钢铁厂的同时,在内地扩建了太原、马鞍山钢铁公司;先后新建了包头、武汉钢铁公司、攀枝花钢铁基地,并在重庆、酒泉、湘潭、贵阳、江油、大冶、舞阳、西安、西宁等地新建和扩建了一批中型钢铁企业和特殊钢厂。40年来的工业建设,显著改变了过去工业偏集沿海的不合理状况(见表2)。经过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我国工业布局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沿海和内地分别形成了一批工业区。它们是:以沈鞍、哈齐、大庆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区;以京津唐为中心的华北工业区;以太原为中心的晋中工业区;以包头为中心的呼包工业区;以济南、徐州为中心的胶济沿线和徐淮工业区;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武大工业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以郑州为中心的郑洛三工业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工业区;以兰州为中心的甘南工业区;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成渝工业区;以及攀西工业区和云贵有色金属工业区等。

表2 沿海和内地工业分布变化表 %



❺地区工业组合有所改善。1949年以来,针对各地区原有工业构成的片面性,根据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地区的有利条件,分别在不同地区充实和新建了一些工业部门,加强了地区工业的综合性。例如,东北区着重加强了机械工业、石油、石油化工和某些轻工业,改变过去偏重采矿和军火工业的缺陷;华北地区在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了钢铁、机械、盐碱化工、煤焦化工、石油化工等,改变了过去加工工业落后的面貌;华东区充实和提高了机械、化学等重工业,发展了煤炭、冶金等原材料工业,改变了过去轻纺工业偏重、基础工业薄弱的状况;中南区大力发展了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煤、电力、化工等部门,加强了原有薄弱的重工业;西北、西南地区分别在冶金、石油、天然气、机械、煤、电、化工等方面加快了发展,改变了原有以采矿为主、加工工业十分落后的面貌。总之,各地区的工业构成普遍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同时专业化部门也有所加强。
☚ 中国四大农业区   中国的能源工业 ☛
000009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