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的杂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的杂粮 中国的杂粮zhongguo de zaliang中国的杂粮以玉米、高粱、谷子、薯类为主,其余有大麦(青稞)、燕麦(莜麦)、黍子(糜子)、荞麦以及蚕豆、豌豆、扁豆、小豆、绿豆等各种豆类。杂粮一般既耐瘠薄,又耐盐碱;既能抗旱,又能抗涝。因而它具有适应性强、分布广的特点,有些杂粮生长期较短,成熟早,可与其他作物轮作倒茬,提高复种,增加粮食产量。杂粮不仅是人们重要的口粮和副食,而且是优良的饲料、农村副业的原料、建筑材料,有些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1988年杂粮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5%左右,杂粮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35%左右。在华北、东北、西北大部分地区,杂粮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占各地全年粮食总产量的2/3左右。杂粮分布虽十分广泛,但也还有一定的规律性:玉米集中分布在从黑龙江大兴安岭起,经辽南、冀北、晋东南、陕南、鄂北、豫西、四川盆地四周及黔桂西部到滇西南一带的丘陵地区。呈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弧形分布带,全带玉米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玉米总播种面积的80%左右。玉米这一分布特点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平原地区,在南方多植水稻,在北方多种小麦和经济作物;而玉米在东南丘陵年雨量超过1500毫米的地区不如水稻和甘薯稳产高产;在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玉米不如春麦、谷子、糜子等杂粮稳产保收。高粱比玉米更耐涝、耐盐碱,因此高粱分布更多集中在玉米带以东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低洼地区。东北地区中南部是我国高粱的著名产区,其产量、品质和单产水平均居全国之冠。谷子、糜子等较抗旱、耐瘠的杂粮多分布在玉米带以西,如黄土高原、内蒙西部干旱地区。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甘薯喜温、耐酸,是红壤荒地良好的先锋作物,广泛分布全国各地。马铃薯不耐高温,喜温凉的气候条件,集中分布在东北北部、内蒙西部、晋北、冀北、川西北等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的地方。 ☚ 中国的小麦 中国的大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