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antusheng tonghua
19世纪丹麦作家安徒生(1805—1875)创作的童话的总称。安徒生共创作童话168篇。他的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出版于1835年春。安徒生的早期代表作有:《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和《皇帝的新装》等;中期代表作有:《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卖火柴的小女孩》、《影子》、《母亲的故事》等;晚期代表作有:《依卜和小克丽斯玎》、《她是一个废物》、《柳树下的梦》、《单身汉的睡帽》、《冰姑娘》及《园丁和主人》等。
安徒生童话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她是一个废物》等,以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描绘穷苦人的悲惨生活,揭露社会的贫富不均、弱肉强食,对底层人民倾注了深切的同情;有些童话如《皇帝的新装》、《夜莺》、《豌豆上的公主》等,以幽默的笔调,辛辣地讽刺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和种种丑态。早期的安徒生童话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气息,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中晚期作品流露出消极、伤感的情绪。作者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他将人类的幸福寄予上帝,并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因而带有较浓的宗教色彩。这是作者思想上的局限性所在。
安徒生的童话深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它具有民间文学朴素清新、诙谐幽默的风格。安徒生的许多作品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童话大量采用普通人民的日常口语,生动、自然,富于艺术感染力,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安徒生童话以其对人生的深沉思索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强烈地吸引着小读者,同时也赢得了成人读者的喜爱。安徒生童话被译成80多种语言,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
《安徒生童话》
对于中国的少年儿童读者来说,安徒生是他们最早了解的一位欧洲作家。安徒生童话指安徒生创作的一系列童话故事。这些故事脍炙人口,为各国儿童、成年人所喜爱。
安徒生是丹麦作家。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童年时代和青年时代的贫困生活使他创作的童话对下层人民的生活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揭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穷人鸣不平始终是安徒生童话的一大主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 《看门人的儿子》 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安徒生的童话中有些故事带有明显的讽刺的特色,如 《皇帝的新装》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奉承的丑态,《夜莺》 和 《豌豆上的公主》 嘲笑了贵族的无知和脆弱; 有些故事如 《海的女儿》、《野天鹅》、《白雪皇后》 则讴歌了善良人们的美好愿望,表现出 “真善美终将取得胜利” 的乐观主义信念。安徒生的童话继承和发扬了民间文学的朴素清新的格调,作品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大量运用人们的口语和民谣传说; 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他创造的许多艺术形象,如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等巳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
安徒生,这位童话大师一生不懈地进行创作,他把天才和生命全部献给了 “未来的一代”,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80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中译本有多种版本的 《安徒生童话选集》。认为安徒生的童话只属于儿童是不确切的,有些故事的思想深度和社会内涵也许只有成年人才能更好地理解。安徒生自己曾说,他写童话 “不仅为教育孩子,而且也为教育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