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类型 城市类型chengshi leixing根据城市特点和属性,如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职能性质、人口规模、形态特征和发展历史可将城市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如从气候特点划分可将城市分为热带城市、温带城市、寒带城市; 根据城市所处的地貌特点可将城市分为平原城市、山地城市; 根据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可将城市分为沿海城市、内地城市; 根据城市功能特点可将城市分为工业城市、矿业城市、交通运输城市、港口城市、风景旅游城市、行政城市; 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可将城市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按照城市布局类型可将城市分为带状城市、团组式城市; 按城市内部结构可分为同心环城市、扇形城市、多核城市; 按城市之间空间联系可将城市分为母城、卧城、卫星城; 根据城市发展时期可将城市分为老年城市、壮年城市、发展中的城市或衰老城市。 城市分类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描述法; 一种是计量分类法。文学描述法盛行于本世纪初,如1921年美国M·奥隆索把城市分成6类,每类又划分出若干小类,内容如下: ❶行政城市: 首都、税收城市; ❷防御城市: 堡垒城市,驻军城市,海军城市; ❸文化城市:大学城,教会城,文化中心,朝圣中心,宗教中心; ❹生产城市:加工工业城市; ❺交通运输城市:矿业、渔业、林业、仓库城市、运输城市,市场、航运起点城市,出口、进口、供应城市; ❻游览疗养城市:疗养城市,观光度假城市。60年代以来开始运用多变量分析方法进行城市分类,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推动了数学方法的城市分类进程,应用最多的是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 我国目前城市分类多属定性分类。我国城市被概括为三种类: ❶具有综合性职能的城市,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这类城市除首都外,多数是各地区的省会或首府。此类城市多具有方便的交通和强大的工业、商业和文教卫生部门,城市结构比较复杂,规模较大。 ❷以某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此类城市多为全国的或地区的工业城市。其中又分为综合性工业中心和单一性工业城市和卫星城。 ❸具有特殊职能城市,如风景游览城市、革命历史名城等。我国城市多属综合性职能城市和以某种职能为主的城市。 ☚ 城市生态学 城市体系 ☛ 城市类型根据城市的特点和属性,如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性质、规模、形态和发展时期等,可将城市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如热带城市、温带城市、寒带城市;平原城市、山地城市;沿海城市、内地城市;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港口城市、风景游览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带状城市、组团状城市等。按发展时期划分城市,在国外有所谓老年城市、壮年城市。还有发展中的城市,或衰老的城市。 城市类型 城市类型安徽的城市,按照行政、经济、文化职能和地理、交通条件综合分析,大体上可以分为5种类型。 省会城市 合肥市是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国家重要科教基地之一。经济上,作为皖中的中心城市,在金融、商业、流通以及工业生产技术等方面,对四邻广大地区,尤其是皖西地区有着很大的辐射力。合肥的科教事业,具有相当规模,各类科技人才居全省之冠。合肥是全省公路交通中心,建设中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具有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多种运输能力。工业生产门类齐全,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等行业在全省都占有重要地位。城市建设发展较快,旧城改造独辟蹊径,园林绿化,卓有成效,被誉为“绿色城市”。 区域经济中心城市 省内区域辐射力较强的经济中心城市有蚌埠、芜湖、安庆市。蚌埠市位于淮河和京沪铁路的交叉点上,处在皖北中心地带,是安徽南北铁路运输和淮河水运的枢纽。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已经建起的食品、纺织、机械工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该市历史上就是豫东、鲁南、苏北地区农副产品集散地,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现已成为一个行业比较齐全、商品丰富的新型城市。 芜湖市是一个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工业生产初具规模,文化、教育、科技具有一定基础的城市。它地扼中江,东邻南京、上海,西连九江、武汉,北接合肥,南通浙赣,又为皖南旅游区之北大门。宋朝以后,这里就成为皖南山区、巢湖流域和长江沿岸的物资集散中心。明朝设关税制,将芜湖辟为商埠,被誉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1876年,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大米贸易随即兴盛起来,出现“堆则如山,销则如江”之盛况,与长沙、无锡、九江同为全国四大米市,成为长江流域设有海关的对外通商港口之一。近年来又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 古城安庆是一座历史名城、军事要冲。经过40多年建设,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以石油、纺织、化工、食品为主的加工工业城市。地方工业结构与当地资源条件相适应,形成了自身发展的优势。市内70多个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完成的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85.72%。国家特大型企业安庆石油化工总厂于1978年建成投产,使安庆市成为全省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日益活跃的内外贸易和日益发达的第三产业,促使安庆进一步发挥皖西南中心城市的作用。 新兴的工矿城市 全省有淮南、淮北、马鞍山和铜陵市。这些城市的共同特点是: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四市皆因资源优势而迅速崛起,专业化工业职能突出。“两淮”煤炭基地,以发展煤、电等基础工业为主体,以此带动化工、机械、建材、电子、轻纺、食品等工业发展,逐步形成门类较齐全的产业结构。马鞍山和铜陵在1956年以后相继建市,在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的带动和支持下,迅速形成了具有时代感的现代化城市。 专业性较强的城市 省内有黄山和亳州市。黄山市处在皖南地区众多旅游景观的中心位置,境内有举世闻名的黄山、屯溪老街、歙县、黟县古民居和太平湖等风景名胜。旅游经济促进了城市建设和各业发展。亳州市的专业优势也十分明显,烟草生产有60多年历史,全市拥有600多人的烟草生产和收购专业技术队伍;酿酒业有1700年的历史,是国优名酒古井贡酒的产地;亳州还是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栽培泡桐历史悠久,素有“桐乡”之称。 地区中心城市 全省共有8个,即阜阳、宿州、六安、巢湖、滁州、宣州、贵池、界首。它们共同特点是:地方工业比较发达,商品流通渠道活跃,是一个地区范围内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加工工业基地,大多数市为行署机关所在地,文教、卫生、科技对周围地区有较强的辐射作用。 ☚ 城市规模 第二节 城市公用事业建设 ☛ 城市类型 城市类型城市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分类原则,对城市的种类加以划分,从而有利于我们分门别类地把握不同城市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1.按城市的规模划分 照此标准,我国城市可以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1)特大城市。指非农业人口达到100万以上的城市。 (2)大城市。指非农业人口在50万~100万之间的城市。 (3) 中等城市。指非农业人口在20万~50万之间的城市。 (4)小城市。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 2.按城市的性质划分 这主要是指依照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中所发挥的政治、经济或文化作用来划分,它反映了城市的个性和特点。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综合性城市。这种城市往往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经常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以及金融、信息中心,对某一地区甚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2)工业城市。工业城市是以工业生产为主,工业在城市的经济、用地等方面占有很大的比重。工业城市根据其主导产业的不同又可具体分为钢铁工业城市、轻纺工业城市和机械制造工业城市等等。 (3)交通港口城市。这类城市往往地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而发展。根据交通具体情况的不同,又可分为海港城市、铁路枢纽城市、内河港埠城市等。 (4)风景旅游城市。这类城市往往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奇特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而著称。旅游业在城市的产业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如桂林、黄山、青岛等。 (5)商业金融城市。这类城市一般依托优越的交通运输条件、历史影响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成为商品的集散地和资金流通的中心,如上海、武汉等。 3.按城市的行政地位划分 它是依据城市行政地位的不同而进行的分类。 (1)直辖市。直辖市是同省平级的行政单位,受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管辖。目前,我国的直辖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2)副省级市。副省级市主要是计划单列市,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计划全部单列,直接纳入国家计划综合平衡;并在制定和执行计划、管理经济上具有相当于省一级的权限,直接参加全国性的会议的一类城市。目前我国共有15个副省级市:广州、武汉、哈尔滨、长春、沈阳、成都、南京、西安、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 (3)地级市。宪法和法律上称“设区的市”,这类城市法律地位在省与县之间,隶属省、自治区领导。在我国,多由撤销的地区演变而来。如苏州、烟台、保定等。 (4)县级市。法律上称为“不设区的市”。是与县、民族自治县相平行的城市行政区。 4.依城市的地理位置划分 根据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我国城市可以分为: (1)沿海城市。是指沿海岸线建立并发展的城市。这类城市往往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对外联系较为频繁,经济发展也比较快,如大连、青岛等。 (2)沿江城市。指靠近内陆主要河流的城市,往往依托发达的水运得到发展,如我国的南京、武汉等。 (3)内地城市。内地城市是指既不靠海、又不靠近边境线的城市,如宜昌。 (4)边境城市。边境城市是指靠近边境线的城市,如满洲里、凭祥。 除上述几种分类方法之外,按城市的结构划分,可以将城市分为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封闭式城市和开放式城市;集中式城市和分散式城市。按城市辐射范围的广度和辐射力的强度,可以分为国际性城市、全国性城市和地区性城市。按照城市发展历史的长短可以分为古老城市和新兴城市等等。 ☚ 城市规模 城市行政机关 ☛ 城市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志和方法对城市进行不同的划分而形成的城市类别。参见“城市”。 城市类型 城市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志和方法对城市进行不同的划分而形成的城市类别。 ☚ 城市性质 综合性城市 ☛ 00006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