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参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参议 参议明布政使司置有左、右参政;左、右参议,因事添设,各省不等。掌分守各道及粮储、屯田、水利、抚民等。参议为从四品。 ☚ 左布政 春胜 ☛ 参议 参议官名。元代及明初于中书省属官中置参议之职,掌左、右司文牍。明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在朝廷通政使司内,置右参议一人,掌收呈状付,为通政司之佐。另外在各地方布政司内,置左、右参议,无定员,秩从四品,与左、右参政皆为布政使之佐,掌“分守各道及派管粮储、屯田、清军、驿传、水利、抚民等事。”例同上。 ☚ 左、右参议 廉访使 ☛ 商议 商议议(计议) 讲 咨 谘(谘度) 诹(诹谋) 谋(询谋) 评议 评论 磋磨 ☚ 商量 计议 ☛ 参议cān yì谓参与谋议。《后汉书·班固传》:“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 参议 参议官名。掌参谋策划之事。宋代设于制置使府。元代设于枢密院、宣政院等官署。明代在布政使下设左右参议,以分领各道。清代设于通政司及内阁。《宋史·职官志》: “又有沿海制置使,以明州守臣领之,然其职止肃清海道,节制水军,非四川比大使,置属参谋、参议、主管机宜、书写文字各1员……” 《元史·百官志》:“枢密院,秩一品,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参议2员,正五品……”《清史稿·职官志》: “通政使司……参议,〔初制满员四品,汉员五品。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并定正五品〕。俱满、汉各1人。内阁,……参议4人,(俱请简)。”清代末各部均设参议。 ☚ 参谋 参政 ☛ 参议參議cān yì参与议论。《本草纲目 ·序例》:“如胡卢巴、海带之类,则请从太医众论参议,别立为条,曰新定。” 参议官名。明制:布政司、通政司皆设左、右参议。布政司参议无定员,因事添设,各省不等,职掌为分领各道事。清初亦设,乾隆时废。清末新官制,在中央各部的左右丞下亦设,掌审议有关部务之法令。北洋军阀时期及国民党统治时期均有此职,由其主官任意委派,系闲差。 参议官名。(1)清末置左右参议,为参议厅的主官,主要审议法制。(2)北洋政府时期沿置: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四月总统府秘书厅、国务院秘书厅及政事堂等均设,简任;经济调查局设,简派;东省铁路督办公所设,简任待遇;参战督办和蒙古慰使之下设,聘任;步军统领衙门参议厅设,地位次于左、右参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