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九、巢湖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九、巢湖市

十九、巢湖市

巢湖市位于江淮丘陵南部,临近长江,环抱巢湖,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5′~117°58′,北纬31°16′~32°之间。东接含山县,南连无为县,西北与肥东县接壤,西南与庐江县隔兆河相望,东北沿滁河同全椒县为邻。土地总面积20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0.47千公顷、水面53.93千公顷、林地25千公顷。1984年1月,撤县改市,辖24个乡镇、4个街道。1994年末总人口8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万人,农村劳动力34.8万人。
巢湖市属亚热带季风区,有巢湖水体调节,气候条件优越。年均日照时数2 106小时,年均气温16.0℃,年均降水966.0毫米。全市山丘、岗圩、水面兼备,土地多宜性优势明显。全市土壤有5个土类,37个土属,耕地宜种性较强。市内共有较大河流12条,分别直接或间接与巢湖相通,同长江相连,地表水资源十分丰沛。
巢湖市农村经济建设与文教事业发展情况如下:
(1) 种植业。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粮食大县(市)和商品粮基地县(市)。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7.6千公顷,其中水稻面积40.6千公顷。粮食总产量在遭受严重旱灾情况下,仍获26.73万吨的较好水平(现正常年景约达30万吨以上),亩产309千克,分别是1949年2.5倍和2.3倍,比1978年增加30%和27.7%。油料种植面积24.73千公顷,总产量2.82万吨,亩产76千克,分别是1949年15.5倍和2.1倍。棉花种植面积6.67千公顷,总产量5 130吨,亩产51千克,分别比1949年增长0.2倍和1倍。耕地复种指数达到200%。
(2) 林果业。1994年,全市有林地面积20.67千公顷,其中经济林3.335千公顷,分别是1949年的6倍和5倍,比1978年增长12.9%和30%;森林覆盖率12.6%,分别比1949年和1978年提高5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48万立方米,分别比1949年和1978年增长58%和20%;林业产值(1990年不变价) 727万元,比1978年增长0.5倍。
(3) 畜牧业。1994年,全市大牲畜存栏量3.37万头,分别是1949年和1978年的2.4倍和1.1倍;生猪和家禽饲养量达25.8万头和710万只,分别是1949年的13.6倍和19.7倍,比1978年增长22.3%和2.7倍;畜牧业产值14 235万元,分别是1949年和1978年的11倍和5.2倍。
(4) 渔业。1994年,全市养殖面积5.73千公顷,其中精养渔塘328公顷,特种养殖面积800公顷;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1万吨(其中捕捞量6 077吨),分别是1949年和1978年的47倍和14.5倍;渔业产值6 216万元,分别是1949年和1978年的80.6倍和31.7倍。
(5) 乡镇企业。1994年末,全市已有乡镇企业33 790家,固定资产6.1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55.5倍和51.97倍;全年完成总产值40.6亿元,营业收入42亿元,利税总额5.07亿元,乡镇工业产品销售率96.46%;从业人员4.53万人,占乡村劳力13%。
(6) 商品流通。1994年,全市共有农贸市场73个,比1978年增加28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亿元,分别比1949年和1978年增长97倍和9.9倍。
(7) 农业基础设施。1994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3.1万千瓦,比1978年增长68.8%;农村用电总量8 055万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1.3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8.1千公顷,比1978年增长23.3%。
(8) 科教文卫事业。1994年,被评为全国科技百强县。全市农业科技人员414人,是1978年的1.5倍;1978年以来,累计取得农业科技成果63项,引进国外农业成果7项。农村中小学414所,其中初中38所、高中2所、完全中学5所;在校生数8.3万人,占应入学比例小学100%、初中99%、高中57%;设有乡镇剧院、娱乐场所19处,文化站23个,乡镇广播电视站24个,15个乡镇安装了有线电视,乡镇卫生院48所,其中中心卫生院8个。1994年,人口出生率1.323%,比1978年减少4.6个百分点。
(9) 农民生活水平。1994年,农业总产值6.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056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4倍和7.6倍;人均储蓄额868元,农村人均住房面积18平方米。
巢湖市的主要经济特点是:
(1) 农业开发成效显著。确立“立足资源,发挥优势,相对集中,连片发展”的开发思路,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着力培养区域经济,创造特色优势。按照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要求,分别以华丰公司、凤凰养鸡场、种畜场等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为龙头,组建养鸡、养猪特种禽养殖和特种水产养殖等一系列生产体系;建成而山白桃、分路西瓜、柘皋芹蒜、苏湾元葱、黄麓葡萄、歧阳草莓、庙集茭白以及中旱杂稻制种等初具规模的8个生产小区,其中,中旱杂交稻制种,被农业部正式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杂交稻制种质量保证系示范基地。1994年,全市开发性农业总收入2.7亿元(当年价),其中出口创汇250万美元。
(2) 农业结构趋于合理。1994年,林牧渔三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90年的22.5%上升到35.1%;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由1990年的77:23调整为60:40;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重由1990年25.9%上升为46.9%。种植制度上压缩双季稻,扩大杂交稻、扩大午粮、扩大油菜,实行午秋并举,促进了结构调整,促进了效益增长。
(3) 乡镇企业发展迅猛。1994年,乡镇企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半壁河山”。近年来,着力组织实施了乡镇企业沿路、沿湖开发和“小区膨胀”战略,全市八大经济小区中,槐林渔网、中旱锚链、散兵石料、高林花炮、亚父铸管、黄麓菱镁等已走上规模,经济效益突出。槐林渔网初步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大格局。炯炀私营经济带一年进区企业27家,吸纳外来资金近千万元。
(4)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初步形成以市区为中心,柘皋、槐林、炯炀3个中心镇为支撑,34个集镇为依托的辐射状发展格局。市区人口15万,小城镇人口13.2万,分别比1978年翻了一番。全市所有乡镇开通了程控电话,9个乡镇建起了自来水,6个乡镇办了有线电视。小城镇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 十八、宁国县   二十、和县 ☛
000030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56:20